豆瓣评论

  • 把噗
    很多共鸣,我也曾有“睡不着的那一年”。2024-12-30
  • 光棍机器
    是什么让我失眠?咖啡因&茶多酚。2025-01-08
  • 苏安的馒头
    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后半部分会差一点。同期还在读《轨道》,读完回来评。另外悟到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关于「干净睡眠」这个说法,大概是说在一个空间里只干一个空间里应该干的事,比如说只在这里睡觉或者只在这里进食,而不是在同一个空间里选择,我该干这几件事中的哪一件。身边很多朋友的睡眠问题似乎也都是从租用一间房间开始的。2025-03-18
  • 一脸毛衣印儿
    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渐渐成了奢侈品。如今的成年人,有太多道不清说不明的失眠缘由。就像我,今天上午去医院看中医,刚把完脉,对大夫说的第一句话也是:“大夫,我睡眠不太好。”其实,我一开始察觉到的是自己气血不足,想着得适当调理,可话一出口,最先提及的却是睡眠问题。不知不觉间,睡眠已然成为影响当代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2025-02-04
  • 小飞侠
    和朋友聊天,他说深夜的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很多小说家的灵感也是来源于万籁俱寂的时刻吧。“一切都会过去,失眠也会过去。”今年读了很多关于睡眠的书,睡眠周期的概念反复萦绕在心头。2024-12-24
  • 水库泼妇
    喜欢。喜欢作者叙述的方式,舒缓、自然、有想象力。整本书像一个老朋友在向你叙述他一年来的痛苦,以及寻找失眠原因的过程,期间还夹杂一些作者的灵感碎片。好希望这位老朋友能一直在我身边,每隔段时间就向我分享一些什么。2024-12-25
  • 86号太阳
    这个作者有点厉害,想多找点她的书来读。很喜欢,读起来可以反复韵味,有些小结构也很棒2025-01-24
  • 阿萌
    “疑似慢性脱欧后失眠症(PBI)病例研究:病人,女性,四十三岁,之前的睡眠状况一直良好。……2016年6月,因欧洲全民公投的结果而产生的愤怒情绪,导致她出现了一段时期的躁动性失眠。……她强烈渴望着被送进医院、进行药物治疗的画面,或是被一次彻底的崩溃击垮,亲友都环绕在她周围的场景。她说在这一情景下,关心她的人将她团团围住,她完全看不到自己的样子,她的自主权、需求和愿望已荡然无存。”失眠一年的笔记中有去世的表弟、思考语言与世界观的关系(大段提及皮拉罕人)、评价法语称失眠为"une petite nuit"完全错了、为何那么多电视节目的名字中都有“秘密”二字、好奇《怪奇物语》是否在用该剧隐喻失眠,以及构思出一部小说:男子在打劫ATM机时丢失了结婚戒指。2024-12-31
  • 一只猹
    简介里的金句,内容是垃圾。“因为与生活达成和解要比细数人生的损失更容易一些"。2024-12-24
  • 尖角星星
    感兴趣的主题+不喜欢的写作风格。我的审美的确发生了变化,我不再喜欢梦呓般四处飘荡的文字,不再喜欢自怜存在的任何痕迹。我想读写得扎扎实实的,占据分量、有力量,却也有一丝轻盈穿堂而过的那样好的作家。挑剔有何不可?2025-01-05
  • twopersons
    对这类书籍感兴趣源自于自己有段时间睡不着,睡不着的时候脑海里把白天发生的不愉快的事情重演,想象自己伶牙俐齿回击。一切没有发生过,却又发生了。这本书算是散文,失眠的日子不好过,在床上翻来覆去更加难受。已经不是一句轻飘飘的“放轻松”可以解决,正因为不能解决才有了失眠的那些日子。作者从年轻的表弟孤独死去第几天以后才被发现开始,接着他乡遭遇事故看心理医生,然后朋友善意提醒特意去医院发现医生不当回事,慎重抽了一管血,此刻那一管血成了最踏实的检测手段。结果是无异常,睡眠是心理问题,哪怕这样的结果也好。“治疗失眠的方法就是:没有什么是固定不变的。一切都会过去,失眠也会过去。”困扰睡觉的因素还在,总有一天会精疲力尽,突然倒头就睡。作者用优美的散文写了一出睡眠不堪的戏码,真好。2024-12-24
  • 无限粒子
    我看到了自己,重度抑郁时,18-23这几年。要怎么说呢,无处说起,我与作家所思所想一致吧,本身就是睡眠很短很浅的人,没有午觉,有时候五六个小时就足够,超过了这个时间段就是会身体不适,少了的话就会头疼。但是那段时间的话,有时候会一周只睡四五个小时,会因为种种原因畏惧睡眠,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和窗帘,又是不一样的我徘徊着。看到文字,瞬间感觉到,我们很同频,如果可以认识就好了。让我有一种,在柔软的立方体里,肆意撞击,没有阻碍,保持自由,我舍不得看完。2025-03-14
  • 乙左左
    语言很好,整体有点过于松散。讲到皮拉罕语的那部分好玩。后面用一篇小说做了凝结,最后的篇幅确实容易想起伍尔夫的海浪。记住了这句“写作救了我的命。”2024-12-30
  • Mickey1212
    真好看呀,不是简单的好看,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那种,对失眠这么久的书,我接触的或许就是村上春树的《眠》,但两本书所写的完全不一样啦。这本书作者通过失眠写下的一篇篇文章,对爱,死亡,性别议题,女性主义以及政治,社会生活等都有自己的见解,好看。2024-12-25
  • 一切都会过去,失眠也是。今夜睡个好觉吧。2024-12-22
  • 光阴只方寸
    3.5 竟让我更觉焦虑。睡不着的夜里,一个作家可以构想出一部小说,从小说句子的延续性想到活在当下的皮拉罕人、写了一个抢劫银行的故事、思考政治与民主,伟大的大不列颠其中所蕴含的虚伪性与民族认同、生存与死亡,无尽趋近绝望的漫长夜晚。白天的时候去山间去游泳,参加表弟的葬礼,依旧维系正常生活的印记。那么我呢?每个晚上躺在床上,苦苦等待睡眠来临之时,我都觉得我像个巴黎圣母院上孤独的敲钟人,震耳欲聋的心跳就是我的钟声。2025-01-07
  • ♬ CaR
    我每年大概有十几天会失眠,通常是在假期结束马上要上班的前夜,失眠的痛苦会让我深刻质疑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大脑运行速度和记忆力,让我从未那样真切地理解“意识流文学”——所以,这本书写得太好了,读到的时候觉得失眠时分分秒秒的细微体会都被拍成了纪录片,也包括她从失眠延伸出来的枝枝蔓蔓:童年创伤、家庭关系、情绪问题、女性困境、虚构故事,都像失眠时明明不想思考却忍不住构建出的无穷宇宙。我自己妄加判断:因为睡眠是人生中最趋近死亡的行为,所以作者失眠的核心缘由是对死亡的恐惧,直接原因是她家外面太吵。文字也很好。读完忍不住感谢文学,文学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医治不了失眠,但文学让一切经历有其价值,让无数仿佛漂流在无眠孤岛睁眼到黎明的失眠患者,通过作者的纪录和理解,彼此紧紧相连。2024-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