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路比MP
    普通人的情绪悲欢,没有回避这几年的特殊,即便有人想抹去。2025-01-03
  • Miss Edin
    最喜欢第一部分《孤独者之歌》看来咱就是个能和孤独相处/共情的人呀2024-04-08
  • 准备爆破
    小小小小的人间,大大的烦恼,长长长长的安慰。非情思细密者不能为,也要有把心剖透了给你的勇气。2024-04-05
  • 黑儒
    最温柔的事物,显出自己的丑陋,又像是被硬控的大反派,图很简单,文字也不长,却读得很慢很慢,每一张图都想慢慢品味2024-07-17
  • 木多
    支撑我们活下去的,都是暗夜中的微光,或冬日午后的小小温暖。今天终于有幸约到了亲签绘。是为记。2024-08-25
  • coldfish
    画作本身就很优秀好看的时候,文字还如此动人,虽然很快就能翻完,但大概是会让人时不时再想翻一翻再看一下的著作啊。最妙的地方就在于,画与文字并不是猛烈的情感冲击,而是命中那一点点忧伤,那一点点想念,那些微小、短暂却又重要的人的情绪。2024-05-31
  • 乔大瞄起不来
    虽然在公众号和db上已经翻看过无数次 时常感动 时常泪目…再次看到纸质版 就像看到多年老友 还是一样会再次感到温暖 …大概同是80后 对于那些往事记忆有很多相似之处 很感动…(记得在几年前的某天就想过 这个创作者以后出书就好了 我一定买一本支持 终于等到了纸质版 真棒)2024-05-27
  • 马国兴
    四季之后,还是四季。本书结构以春夏秋冬纳入不同主题作品,不仅收入单幅画作,还在前三辑以组图结尾,尤其是第二辑的《回家的路》,多线索展现三个家庭,令人叹为观止。第三辑不少画作中的口罩,应该在出版过程中受到了严审吧。《读库1803》里的四十幅作品均已收入,其中部分标题和文字略有更新。2024-04-26
  • 山下猫
    上一次参加签售是11年前了,当年的社会主题还是德先生,现在只能躲进小人间。影视作品时间线止步己亥年,这本书里还留藏着“面罩之下”的记录,我也是那时接触到作者的日常插画:情绪幽微,细节充沛。社媒上的发布有时间语境,读者会和当时的热点进行相关(家暴、婚性别角色分配等),成书编辑则像是一个剪辑版(他的画还很有分镜感):封面/第一图和第二张就串成了一个故事,再加上作者遗憾无法收录的那张图(涉及LGBT的内容里主要是G,难怪男性读者人数更多),会给人视角主体人设的暗示。在问答环节,发现好多读者都是自由职业啊。作者说“不理解为什么会被女权骂”时有点小心翼翼,笑——男性创作者作为社会关系的承担者必定延迟和躲不过。北京方所比西安的小得多,女性主义的书放在“社会科学”下,而不是“女性读物”,很好2024-05-05
  • yangniuniu
    疫情 同性 淡漠 原生家庭 压力 孤独 作者通过自己的画笔和文字让不同的人们获得了强烈的共情 好像从书中伸出一双手在拥抱你 在说“我懂” 我想 这才是独属于现代人的“心灵鸡汤”2024-07-27
  • 阿徐
    有一种贩卖焦虑的感觉2024-04-20
  • 是阿蘭呀
    关注李彬很久很久了,这就是最好的“为平凡立传,为生活留影”。只要你一直画,我就会一直看。(P167页居然有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双厨狂喜,太开心了!)2024-07-16
  • momo
    很一般 文字终于画面 但是这个文字可不足以出书2024-12-22
  • 亚木
    从一幅幅记录平常画面的人物中,仿佛能看到身边的这个或者那个某某某,甚至于某一个时期的自己的影子。这种日常的滋味从画面和文字中流淌出来,才是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温暖和美好!2024-04-30
  • 熊七xxx
    2024.5.5北京方所,很幸运被选中和老师交流。我在李彬老师的漫画里感受到了温暖、力量、孤独。这些小小的人间日常,让我明白,接受了明日的无常,才会越发珍惜今天的寻常2024-05-06
  • 艾晨
    小小人间,情思微茫。画静心安,字短意长。2024-03-26
  • 李彬BinLee
    突然发现自己的书是这周豆瓣绘本漫画热门榜第一名,人生值了。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