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Marvin
    内容跟书名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大概是讲的老公死前和死了之后的一些感想,反而是有一大堆的杂物杂事,对比下书名完全是个骗局。2025-01-02
  • 把噗
    写那么多那个男人的事干嘛 左一个夫又一个夫2024-10-04
  • 三尺水
    《闭经记》就很碎碎念,这本延续了相同的风格。2024-11-22
  • SHIKI
    不喜欢,以至于看不完。真诚是好的,但也唯此而已。我发现身为女性,有时看女性写的书(尤其是那种很真实的书)却不喜欢,总要反思我的不喜欢是否源于一种对女性真实生活的厌恶;但我同样过着女性的真实生活,反思过后往往也能告诉自己不必如此。我不喜欢的写作就是我不喜欢的写作,我有权利不喜欢某些写作,即使它是真实地描写女性生活的写作:这两件事没有关系。我仍想捍卫的自由乃是我在文字上的自由。2025-01-09
  • 闪闪发光的西
    2024155# 不知道为啥要看~挺没营养的一本书……2024-10-02
  • 蕊内mojojo
    伊藤阿姨的书,再也不想读了,每本内容都差不多 2024-07-25
  • 一枝花豹
    感觉作者是个骨子里很传统的人 却强装潇洒 拧巴久了自己都信了2024-10-28
  • 星小兔
    我只有一个小小的疑惑,为啥书名不用《暮色渐至》啊2024-09-19
  • [征婚的女士]
    起了个好书名,内容配不上的。文字有点乱,有点莫名其妙。编辑是个标题党!2024-08-28
  • flypan
    本来以为是极简豁达文学,结果实在太丧了,尤其是作者才60岁,比80岁英国老太写得无趣晦暗多了。出书感觉黄连泡苦水,读完只想哭。健康基因,生活能力,有娃没娃,性生活和谐度果然很重要。对前面20%尤其难看。作者最后夫君比她大接近三十真的是日系老夫少妻的荼毒。忽然想起黄大妈要找小六岁伴侣戏言,广场跳舞大妈那种随机采访都比这书带感多了。2024-09-11
  • 于是
    懂。伊藤毛吕美,照护十一年,沉浸于漫步……看的时候一直在思考,我们的阅读领域里似乎完全没有这样坦诚的女作家,可以从容于细碎的日常讲述。为什么呢?2024-09-24
  • 木白先森
    这本书,看标题就可以了,这都写得什么呀,通篇碎沫子2024-11-08
  • 耳朵
    一个人对抗孤独与衰老的生活战歌。每次看完这本书稿都五味杂陈,主要因为这本书围绕的话题略沉重,但作者笔下写的很轻。一个人老去,身边的亲人陆续离她而去,父母和丈夫相继去世,最小的女儿也嫁出去,陪伴很久的狗狗是最后的陪伴。作者在文末有一篇文章分享了她活到六十岁总结的人生经验中其中两条分别是“坚持自我”和“反抗父母”,不管多少岁数都要一直记得。作者也在书中留下最后一句话叫:“我不会再被寂寞困扰了。”是啊,她人生进入了六十岁,父母不在,女儿们离开,丈夫去世,她一个人面对衰老、死亡、告别,一步步走进孤独,但她不会再怕寂寞了。2024-07-05
  • 晴空万里
    我以为作者写这书时快80岁了,没想到才60岁。60岁感慨个屁啊,跳广场舞都太年轻好吗?天天无病呻吟个毛线。2024-08-28
  • 行之
    这本书我读起来观感一般吧,算不上很喜欢。里面的很多情感我是能共情的,但是有些做法我不认同。我觉得不舒服的点在于我有一种莫名的感觉,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伊藤和她的夫在相处的过程中给我的感觉是很压抑的。她给我一种冷脸洗内裤的感觉,明明讨厌,却不愿脱身,仍然甘于奉献。2024-09-07
  • 熊阿姨
    读女性主义的作品,就是身为女性的自己在里面找共鸣。一些在私下的倾吐,在心中的腹诽,在独自散步时会感受到的东西,发现都被这些作者抓住,大大方方地写出来了。这样的作者比读者更诚实。2024-08-04
  • 狗zi
    我不知道为啥总把这个作者归类到女性主义并大受追捧,上本和这本都看了,我不明白在这个很多五六十岁的人看起来跟二三十岁差不多的年代,在她老公她父母寿命都活到快90岁的情况下,为啥五十多刚六十的作者会有如此暮气沉沉的人生态度,你换个角度想,你的夫在你这个年纪才刚认识你吧,六十岁还生了个闺女呢,按你夫的寿命人生阶段来看,你现在不是正值中年吗?中年丧夫,孩子也都长大了,人生不刚刚开始吗?为啥觉得自己已经老得不行了?归根到底还是找了个父辈年纪的夫啊,但是你醒醒,你现在也可以找个跟你女儿年纪一样大的男朋友啊,生命就重新焕发活力了不是?别看着你闺女的伴侣流口水了,行动起来啊,这跟你夫在你这个年纪找了你不是一样的吗!加油啊姐们儿~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