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书名
命悬一线我不放手
作者
薄世宁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559672377
出版年
2023-11-1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页数
392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中国
社会
健康
科普
医学
纪实
非虚构
社会纪实
豆瓣评论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人活一世,沧桑一生,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并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关爱代代相传,亘古不变。我想,这才是对亲情与道义最好的回馈,是人类对生命最高的礼遇。
2024-02-14
日不拢耸
难得的一本好书,从医学的视角面对生命和死亡,我觉得死亡是很自然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恐惧。
2024-04-20
ChestnutMao
被《知行小酒馆》安利来读这本书,播客中薄老讲了两个案例,寥寥数语听得我泪流满面。虽然大家都说别在办公室或者通勤路上看这本书,我依然抵挡不住内心的好奇,赶紧来拜读(事实证明老先生那个故事真的不能在路上读,期间数次停下就为了默默收回眼泪)。我一直都很喜欢以及敬仰医生这个职业,医生就像是医学界的侦探,层层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使人生病的元凶。医生见过最刻骨铭心的爱、见过令人咬牙切齿的恨、见过穷人和富人在面对医疗费时截然相反的态度,他们见过的太多太多了…看书的时候还想起曾经办过的器官捐献卡,翻了半天没找到实体卡,于是又重新申请了邮寄。当初办的时候只有26w人,现在已经有680w人了,说明越来越多人已经能够开明并且理性地看待捐献这件事了,这是好事。不要忌讳死亡教育,只有理解了死亡这件事才能更好地活着。
2024-07-17
张震老婆(V)
挺好看的,写得平实、真诚、专业,理性的态度之下是一颗热情柔软的心。自从家人得病之后,从医生那里得到了很多帮助,对医生这个群体有了特别的关注,普通人却做着不普通的工作,承担着不普通的压力,忍受着不普通的压榨与误解。特别希望医患之间能够有着互相信任和尊重,大家的共同敌人是疾病,不是彼此。
2024-03-05
黑色曼陀铃
ICU门外可能是日常中聚集了最焦灼的一群人的地方,门内的医护则是除了亲属之外最渴望延续患者生命的群体。薄世宁医生用二十余年的职业经历细数无数次与死神抢夺生命的惊心动魄。读者如同隔着玻璃窗无声围观了抢救羊水栓塞,植入一大段3D打印人工椎体耗时24小时的肿瘤剥离手术,目睹精神有问题无法理解疾病和昏厥导致父亲错过抢救时机的儿子…医护虽然见多了生离死别,但还是会在通报亲属坏消息的时候声泪俱下不住道歉,也有的会因为看不下去冷漠家属消极处理而不惜发生争执。每个人也许富贵有别,对待生命有人乐观有人消极,却终会平等地面对一次不可治愈。人体每天会再生出三千三百亿个新细胞,身体陪我们经历人生每一次风霜雨雪,走过每一场悲欢离合,是无言而坚定的战友。每一声心跳,每一次呼吸,都提醒我们生命那容易被忽视的奇迹与可贵。
2024-02-11
伊苏林迪竹节虫
有时治愈,时常帮助,总是安慰。
2024-04-20
你清醒一点
不想看作者谈感受 只对患者的故事比较触动
2024-07-03
凤城之子
极力推荐,看完之后感觉对生死又有了另一个看法,生老病死,什么时候才该放弃,如何不放手。“健康时珍爱他,疾病时抓紧他,离别时宽慰他,分别后铭记他”很喜欢作者这几句话
2024-04-13
blueuuuu
能够再一次让我直面疾病、死亡、救治的主题,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代代医者“传承”的厚重。自从开始思考死亡后,我的态度不是对死本身的豁达,而是坦然承认了自己的恐惧。兜兜转转一圈,我发现我还是怕死,我还是对这个世界有无尽的贪恋。无奈阅历实在有限,看完这本书仍未对死亡有个确定的态度,所幸还有思考的时间。最后,衷心期待有更多像薄医生一样仁心的医者
2024-04-25
溺在水瓶里的牛
没有爱的理性是冷漠,没有理性的爱是滥情,在生死一线的时候,有时在经济、家庭等综合因素下过早放弃,有时又因为不舍和愧疚过度坚持,每个人都喜欢不需要经历生死告别,可最终都不得不上一堂残酷滴课程。
2024-04-14
至尊业
被真诚和深度自省打动。
2024-04-20
ECHO
故事戛然而止,说教就接踵而至了……
2024-08-15
dreamhead
真正打动人的是那些来自普通人的细节
2024-04-14
飞冰啊唔该
爸爸在 ICU 治疗半年, 蛮有感触的一本书,可这样仁爱有技术的医生,我觉得终究还是少数。
2024-02-16
亮亮亮
看看电子版就可以了。里面出现的医生医品是稀有。做过手术得过癌症的病人看这本书想法就是:呵呵,忽悠健康的人吧。
2024-03-15
乐谱上的休止符
这文笔也太煽情和啰嗦了,未免也太多脑补心理了
2024-06-17
翔雨
2024年的第一本,今年争取100本
2024-01-30
我累特
其实昨天下午才收到,不知道为什么翻开一页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直看到整本读完才睡觉,看哭了很多次,平时很少站在医生的角度去看生与死,忽然发现当人每天都要面对生死的选择,世界会变得无比沉重又无比轻盈,作者甚至知道自己是偏颇的,也知道自己这种偏颇如何产生,如何结束,他说自己的灵魂无时无刻都在受折磨,却也时时刻刻被拯救,作者是一个好医生
2023-12-08
此情
半天时间看完,很享受。这几年我看医生写的书不少,神经外科心脏外科急诊科的,发现在技术精进的喜悦里,必定有人文关怀的理念,而这本书在讲理方面是着墨最多的,也是在冷静客观的专业态度里,感情温度最高的。我不喜欢任何加黑的部分,不是内容,而是态度。打动人的是内容本身,加黑则显示出一种刻意、稍微的强迫和明显的不信任。完全没有必要强调什么,读者自己能判断什么重要。不建议任何书用加黑。书本身非常好。喜欢这种热爱,对专业、对技术、对人——是个了不起的医生啊!前几天去医院拿药,路过ICU,那是妈妈最后停留的地方,一切都历历在目,我哭了。
2023-12-16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