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柒籽
    2 我也相信任何一个了解过张老师的人,都会希望自己的成长之路上有这么一位老师。 张桂梅四十余年坚守在最贫穷的大山。她的信仰,她的大爱,她肩负着的這一方土地的希望,她坚定地引领着受着贫困的女孩们走出大山,她改变着一代人的命运,改变着几代人的命运。2025-06-07
  • 小蒲
    看过一些张老师的新闻报道,读完本书才知道她的人生经历和对教育事业的付出,真的是有大爱的人,有多少人因为她而改写命运,非常让人敬佩!2025-06-11
  • 彰彭彭
    摘录序章一段“她们还将成为母亲,用文明的乳汁哺育下一代;她们将改变故乡山村的价值观、伦理观、人生观;她们将把文明的生活方式传递给无穷无尽的后代……你生命的美丽深藏于你的信仰中,你生命的美丽植根于你的刚强中,你生命的美丽凝聚于你的坚守中。”别浪费纸了。别消费人了。2025-06-30
  • Odair
    没有部分人说得那么不堪,男性作者或许会有一定的男本位思想,但是我个人感觉瑕不掩瑜,毕竟这本书的主线不完全是张桂梅的家庭,而是她的经历、成长、信仰和贡献,没有严肃、正直的父亲就没有张桂梅的性格底色,也就没有后来的党的女儿。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反刍自己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不在大山里,而是在北京这样的经济发达、信息繁杂的国际大都市,但为什么思想之贫瘠犹胜大山里的孩子?他们性格里的冷漠和懒惰并不是与生俱来,孩童时期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笑,可为什么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他们的父母辈,大多是靠自己奋斗立足于北京的新“京一代”,希望孩子能够巩固住来之不易的努力成果,可是他们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吗?作为一名老师,应该如何去做,才能像张桂梅那样,激活这些学生“人”的那一面?这是我们一生的课题。2025-07-12
  • 魚莳
    槽点很多,如“第八章 为母则刚”。该书作者的父权本位思想、捉襟见肘的写作技法在张桂梅老师的不凡面前显得非常可笑。这本书的可取之处是记录了较多张桂梅老师不同人生阶段的事件。2025-06-29
  • Yvette
    图书的分数代表不了张校长,张校长是这个时代的曙光,灯塔,同时也知道,我们只有一位张桂梅。2025-06-18
  • 盲肠汁
    很难相信2025年了,还能看到如此陈旧教化的文字,比ai模仿年代剧写社论还生硬。文笔如此糟糕,为啥还要雪上加霜挑战第二人称写作啊?why!2025-07-01
  • 九九
    张桂梅肯定很反对妈妈岗2025-06-07
  • 找不到你
    从“乳汁”那里就觉得不对了,能不能请山花浪漫时的团队来重新写一本。2025-06-26
  • 欣风影
    别消费张校长了,啥玩意儿啊,你你你你你你的,难受2025-06-17
  • 云在山上走
    带着对张老师的敬仰点开,但大失所望。这根本不是一个传记。第二人称来写从一开始就失了客观,像是上位者。语言也是矫情。在本书里,母亲失位,父亲割裂,一字不写父亲的社会角色和经历,就强行拔高到分分钟上价值的程度,但同时又好像暴躁得随时会家暴,这合理吗?点开作者详情就明白了一切。一个红(看看身份头衔就知道了),一个唯一作品就是本书,很明显是任务嘛。而前者貌似是个男性,所以也就合理解释了为什么张老师的最重要事迹是改变了万千大山女孩的命运,而本书从一开始就在拔高父权形象,隐藏女性力量。如果不是张老师的事迹本身已经足够为很多人知晓,这条主线、这个主角会遭到多少扭曲还未可知呢。有这时间,强烈建议大家直接去看张老师的纪录片和《山花烂漫时》,去看看真实的、多面的张老师2025-06-08
  • 甜甜海绵酱
    一星给张校长!看到文章第一作者是山东男性,这个几乎是全国最具男权主义的地区,心里就有些慌张。害怕他写不好张桂梅,或者写成男凝文。在不负“期待”的同时更让我惊悚的是作者糟糕的文笔,以及明显作者没有详细调研张桂梅的生活,就能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想揣测、编造了她所谓的冲突又悲惨但是很多地方不合逻辑的童年、成长等等。建议女性作家看看张桂梅,真的是女性才能勾勒出女性的细腻,我们需要的是从真实女性视角看的世界,而不是男性在自己想象中性转成为女性后看到的所谓女性世界,不用煽情,不用过分冲突,真实的世界已经足够艰难,条理清晰的说完整个故事就好。2025-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