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父亲的解放日志
书名
父亲的解放日志
作者
郑智我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13355735
出版年
2025-3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页数
240
定价
49.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学
小说
韩国
外国文学
韩国小说
韩国文学
2025
郑智我
豆瓣评论
momo
作者写得真好,剖析得真好,译者翻译的真好,读到这本书是我的幸运
2025-06-15
麦克默多的浮冰
好友倾情推荐,坐在书店一口气就读完了。意外读到了“韩女文学”以外的老一辈韩国女性写作,一场以迎头装上电线杆如此高度象征性的死亡事件酿成的葬礼,串联起鱼贯而入前来吊唁的一个又一个家人、朋友、同学、邻居、战友、伙伴、忘年交、死对头们,编制出一个丰富而多元的存在宇宙,其中囊括了这位革命事业一败涂地的韩国社会主义游击队员理想主义苦行僧般漫长而“失败”的人生中如此之多令人怀念和遥想的珍贵时刻,无数琥珀般的历史、时间与记忆就这样并置在同一时空,在宏大叙事下如此“徒劳”的一生,在这个一辈子都在逃离“游击队员的女儿”身份的女儿及肉身的叙述下,竟然就写成这样一首实在无法被化约的、坚实存在的、浅白而动人的生命之诗。读来像咽下一杯淡茶,入口却不免回甘。
2025-04-22
四火火火火
原来,当一个人面对死亡的时候,他的一生就会如走马灯一般的回照过来,所遇到的人与事,背负的历史,经历的沉重,为他人所做的嫁衣,辜负亲人的情感,混沌的后半生,残缺的心,在女儿的叙述里是逐渐被消解的悲伤,原来他也不过是一个极平凡又普通的男人,不合格的父亲,仗义的朋友,残留着父亲的灵魂某一部分,成为精神的瘢痕,永久的留在心里。
2025-04-13
枝桠
“我望着遗照中的父亲——‘遗照中’,这个词让我真切地感觉到,我不可能再在现实中看到他了,一时有些伤感。”
2025-04-30
萌
一个社会主义者父亲在资产阶级社会里的苦涩人生,向社会主义者致敬。
2025-06-24
任丘
通过一场葬礼,回顾一个社会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的一生,一开始觉得父亲的行为可气又可笑,到后来却会被他的坚持和执拗所打动。某某主义,只要自己言行合一,坚信唯物主义,把劳动当作修行,视金钱如粪土,不贪恋物质享受,不欺压百姓,更不随便去解救其他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当作一个理想或是一种信仰其实挺好的。
2025-03-28
日安抑或晚安_
那么沉重的故事,写下来却是这样轻快的表达。什么是无可奈何,什么又是言行合一?在沉重又复杂的生活里,种种困窘和龃龉难以分说清楚,那些有温度的人和纯粹的东西才那么可贵。人与人之间本不应该被人构建出来的许多东西阻隔开的。
2025-03-27
纯粹主义者
有耐性的人成不了革命家。面对痛苦、悲伤或愤怒的时候,有耐性的人只会忍耐,不会去抗争。只有忍不了的人才会揭竿而起。于是有的人成了斗士,有的人成了革命家。但有时候,人渴望成长的欲望,也会成为阻碍她成长的力量。
2025-04-14
直不陀螺
搜索了一下,居然是90年代的书,作者因为这本书被通缉几年,书也被禁,完全不是在当下出版的轻松随意的写作。原作名字是《游击队员的女儿》,中译本(包括封面的选择)肯定是想尽量去掉政治色彩,但又想找到营销发力点,所以选择了韩剧同名“解放日志”,其实如果编辑看过喜剧大赛,真的不如叫《父亲的葬礼》,我相信评论区不少人是因为喜赛被吸引来看的。无论哪种主义成功与失败,投入进去的都是普通人的一生,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他一下子把这条命放下了,像吃完饭放下勺子一样。”
2025-09-28
不穿秋裤小姐
这本书的前段差点让我弃书,作者的语言有一种“幼稚”的感觉,像是学生的习作;但是中段又有极为精彩的段落,我想那是属于父亲真实的段落,所以偶有非常动人的时刻;到最后一部分竟然跟畅销书一般的结尾,颇为“合家欢”。这明明是一个写“赤色份子”家庭的故事,这明明是一个60岁的人写自己的父亲,为什么有一种廉价的强行的“资本主义”美好结尾啊。看这本书一直在这种矛盾中,可能因为故事是真实动人的,但奈何作者没有找到最适合的“语言”来表达
2025-05-14
爽朗的金角大王
在现实撞的头破血流的理想主义者永远能打动到我。
2025-05-29
薄荷酒之夜
“生命会借助死亡,在人们的记忆中复活。”
2025-10-07
lkjhgfdt
一开始抱着和看《父亲的葬礼》一样的心情读,作者也以调侃的语气对待父亲的意识形态,出现在葬礼上奇怪的人说着女儿从未听闻的事迹,无异于半人马和土星妈妈…韩国现代史遗留父亲身上的悲剧和身为游击队员女儿的无奈与愧祚,像变换焦距的镜头时远时近交叠出重影。我也时常抱怨年纪渐长的父亲不好相处,当读到作者先行一步写出斯人已逝的心情时泣不成声。一边无助地想被夺去的时间永不回来,我们双方做出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将彼此割离,这注定成为无法弥合而只能怀念的遗憾。母亲不合时宜的话和“河东人家”事件的结尾,意识到我要挽留的是父亲的托举和他的“完人”角色,却未曾像一个成年人一样与他相处,承认他的欲望,承认他的普通,承认他囿于时代的局限。
2025-04-07
阿布
读过台湾繁体版,这次读简体版倒是发现之前忽视的内容,比如光州事件前后“人猿泰山”传奇(有电影),“父亲的解放日记”不是“武装解放”别人,而是透过一场持续三天的葬礼,“解放”自我及家人压抑多年的身心。最有趣的是,明明父亲是一个左派前游击队员,却有不少右派朋友(毕生订阅《朝鲜日报》的教官、帮助他在狱中与家属直接面会的共和党议员同学等等),而他的左派“同志”,在他死后并不当他是“同志”而称为“统一运动人士”(相当于开除出党且讣告上降了几级)。作者对包括父母亲在内的左派“宣扬平等解放却厌恶劳动、照书种田”、“口头进步狱中举报”、“别人女儿抽烟是不像话、自己女儿抽烟纯属好奇”的双标,不无微词,但超越意识形态,能让保守三大报也感动推荐本书的,还是人性。反而,坚持“党派性高于人性”的左派对异己就没这么大度
2025-04-02
狗老徐
一个怀揣社会主义信念的人,生活在将社会主义视为禁忌的社会中,作为一个人、作为父母、作为丈夫,他是如何生活下去的,是如何与他人联结的。这是一个关于人的故事。
2025-03-27
jdxyw
2025.10.3 食贫道上线了《首尔的夏天》,采访了这个作者,从而看到这本书。
2025-10-04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