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Shirleysays
    尽管不完美,但依然敬重作者的想象力和惊人的叙事能力!2015-04-04
  • nolix
    头几章写的,那叫一个漫天星汉,瑰彩无边,万万木有想到,最后还是转到了美剧的频道。2016-03-13
  • seabear
    腰封的评价言过其实,蔡康永和希拉里的混搭推荐不伦不类。不过作为一本畅销小说,读起来倒是酣畅淋漓,火车上一口气看完一半。从女主的妈死后,情节开始出现狗血,女主两段情感经历让本书的格局变小,塔希提的描写不免让人想起《月亮与六便士》,但塔希提的“寻爱之旅”对女主的精神启迪有点含糊不清,和爱人的男友相互慰藉了一把。当然作者的野心是与历史接轨,撞击时代的回音,达尔文的客串令画风突变,在格局上力挽狂澜,可惜最后的结尾部分过于拖沓冗长,刚刚升华出来的冲击力锐减了一半,收势较为惨淡。2015-10-08
  • 言若
    这是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关于植物,关于女人,关于人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关于人与人之间那微妙的关系。2015-05-31
  • ALISA_LEE
    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不读完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发生什么故事2015-05-10
  • 腰腰
    前面很好,既冷静又快速,看得很爽快。后半段开始进入灵界,就看不下去了。2015-07-26
  • 赫恩曼尼
    一个凡事思维缜密、追求理性的女植物学家,一直在寻找万物的奥秘。她可以解释苔藓的规律,却无法解释人类自我牺牲的爱的本能。绝望的情欲,高贵的存活。2016-03-30
  • 宁以安
    用一整个通宵读完。从晚上十点,到凌晨四点天光已亮,再到上午九点日光猛烈。很久没有这么投入的阅读体验了。可以归入年度最佳小说。关于一个女植物学家的一生,如何静默地行进,又巧合地嵌入历史的节点。一片小小的苔藓里面,也蕴含着整个宇宙,也包含着世界进化的痕迹在里面。而当走到人生终点之际,对这个世界和万物的了解,比来时多一些,这就够了。2017-06-18
  • 朱七七
    一看就感兴趣。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我多想一个人安安静静好好搞科研。物竞天择是科学理论,人与人之间却不总是理性,因为人还有感情,有爱。2015-05-30
  • 李小丢
    烂尾了,有时候,人是自己矫情死的。2015-09-19
  • 影随茵动
    好久没有读过这么心水的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小说了,作者功力深厚,文笔轻快顺畅。在女人公阿尔玛身上有太多共鸣,她算是在时间洪流里被忽视的一类人的代表,而整部小说在理性与感性之间游刃有余的游走,结尾时历史性的介入更可以看出作家的野心。2015-04-28
  • 天真有邪
    有时候 美需要一点冷落才能应运而生2015-05-08
  • 大富翁
    感觉书的后半段变得狗尾了2015-06-26
  • 百年孤读
    从高冷的白亩庄园,到南太平洋丰富的人性世界,最后回归植物家族;从前半部的寡淡乏味,到后半部的精彩纷呈,整个塔希提岛就是上帝写给阿尔玛的签名,让其找到理智与情感的平衡,完成璀璨的知性强者的进化——生命因顽强而有尊严;理性因拒绝回避人的问题而高贵;奇妙伟大的思想因相遇并发现真理并不孤独,而感知至福;认识到知识即愉悦,生命即奇迹,智慧即神性,世界原本够大够美,值得穷尽一生去探求。2015-05-27
  • 阿兜兜
    西藏是我国的洗衣机 可能大溪地就是欧洲人民的洗衣机吧。。2015-12-12
  • danyboy
    在猛烈批评之前首先要说此小说很值得一读,是真正的文学,绝不是畅销小说。1、情节简单,一枚学霸处女探索爱与知识的一生,写得长是铺陈描写小到写字台大到城市的细节和变迁以及女主心路历程。虚构与历史杂糅的很成功。2、体大思精,人物众多,对白丰富,知识性强,是19世纪后期现实主义的路子,除了女性主义,没有现代小说的感觉。3、作者展现了纯熟的写作技巧,但最大的问题是小说的意义和思想性不够深刻,不太打动我,人物的历史感塑造的过于强大反而让小说在最后几章变成了报告文学。作者向女科学家致敬,用苔藓的个性礼赞一个伟大女性的灵魂,就是最终的落脚点吗?应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就是妹妹那脆弱失败且篇幅极小的爱?不能令人信服,小说从塔希提岛开始陷入颓势,前半部分的饱满热情逐渐衰落为匆忙无味。作者太想调和灵与知,反而未解决问题2015-06-09
  • 满纸烟岚
    亦舒说过,不骄,不矜,勤工,好学,才是好女子。《万物的签名》也体现了这一思想,倡导女性拥有科学而智慧的头脑,不流俗,拓展人生格局,以理性冷静的心态,面对世间万物,克服自身的渺小,活得聪慧,明白,大气,这才是女人最高级别的性感。201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