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FEI.
    出发点很好,但是故事写得像命题作文。故事太简单,只适合小孩子读,但又会给小孩子带来错误的价值导向,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但在这本书里,男人全黑,女人全白。2025-05-11
  • gggg
    直白肤浅到无法直视什么女性主义心灵鸡汤还是锅气香精浓缩版2025-03-29
  • 如此安宁cc
    通过解构并重塑传统童话故事,传递新的女性主义价值观。25个小小的童话故事竟然探讨了女性的野心和欲望、母职崇高化、月经羞耻、不配得感、厌女、自证陷阱、容貌焦虑、真爱等等女性议题,呼吁女性打破不合理的束缚与枷锁,自由行走于天地之间,真的充满巧思又立意高远,读时疯狂画线,金句反复背诵,每一章都被作者传递的精神所震颤!“天地广阔,任她自由行走!优雅与枷锁皆向她的生命力俯首!”扔掉旧童话,拿起新思想。劈开旧泥胎,重塑女神像。2025-02-28
  • 孙益
    艺术水平不高,但能有一部这种作品值得鼓励。2025-04-12
  • Ray
    怀着一星的心情打了两星…太幼稚了,9.1的分数真的是成年人打出来的吗?属于是强逼着自己看了两章反而更觉得可悲的一本书,然后把书退掉了,这辈子第一次退书,真的很失望。试图用如此浅薄的父权话语来举重若轻地展现深刻的意义或者说结构性问题吗?对不起这本书真的没有做到。2025-03-28
  • 范儿
    其实创作水准来说,完全没到四星,但它真的很难得!值得很多很多星!会被个别故事感动到有点热泪盈眶。也会觉得个别故事太刻意或者乏味。很喜欢作者介绍里自己的一句话,希望我的故事发亮,照得她们的前路亮堂堂!又土味又激情。2025-02-19
  • evny
    女性主义童话新编,子供版《好骨头》。我读起来会感觉故事有些简单,但是用简单的故事把那些女性主义观点都说清楚也很不容易。作者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较强的叙事能力,用童话故事来解构女性在社会中的痛苦和压迫,但故事都是很有力量很赋权的,并非重复苦难叙事。很适合15岁及以下的女孩阅读,还看不懂字的孩子可以由家长讲给她们听。我边看边幻想给小朋友讲这本童话故事的场面。是非常女本位的、无性别刻板印象的童话故事书,如果女宝们从小听这些故事长大,那该有多幸福。2025-02-18
  • Iris Hua
    这本书,无论是策划还是营销的目标受众,明显取悦的都是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这本书透露着一股很明显的讨好感,内容、机关、金句似乎是量身定制的,预估了笔记博主在哪里会摘抄,在哪里会转发,在哪里会冷笑,试图处处都在让女性读者满意,舒适,但是我觉得这有点像刻意取悦市场的创作。矛盾的点在于,书的文笔很幼稚,童话也很低幼,很多地方都是旱地拔葱突然喊口号。那如果受众不是我们,这emm⋯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故事的脉络、行文风格高度一致。如果是发公众号,有一搭没一搭看看还行。但是出书一口气读完,就像吃了25道用相同烹饪手法做的菜,不同食材吃出来的味道都是一样的。还挺腻歪的。只适合做点心,但不适合做主食。2025-04-11
  • 章小嗨
    很适合给小朋友做童话书看。但对成年人来说,还是稍微弱了些。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有这样的书的出现,本身就已经很好2025-04-21
  • 喜欢月亮
    如果我们从小听着这样的童话故事长大。以后她们将听着这样的童话故事长大。就这样,我们都疯狂生长血肉。2025-03-04
  • momo(王者归来
    最好的童话,我们应该从小看这样的童话。2025-01-19
  • momo
    本人是女性主义的坚实拥趸,看到这本书的简介非常激动买了纸质版。但是内容还是有点失望。主义宣扬的目的性太强,艺术性太弱。更像是以解构为目的的说教而非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在抨击一个点,还是带给我了一些感动。全篇是在解构,但并未重构,未提出新的东西。2025-03-18
  • 西泽
    看了一两个故事的时候就发现了,我不是这本书的受众群,太浅太简单,是连鸡汤都算不上的小砂糖粒儿。它更应该属于那些抱着玩偶坐在小床上不肯睡觉,等着每天一个晚安童话的小女孩们。支持这本书代替古老旧朴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成为专属于小姑娘们的新时代启蒙读物。等什么骑士和王子,她们本身就有力量做成任何事,成为任何人。2025-03-28
  • Y
    非常美丽的童话故事,我们就该看这些!2025-01-16
  • Nosceteipsum
    趁着清明假把半月前买的这本小书一口气看完,很久没有经历这么痛苦的阅读体验了,闷得慌。原以为会看到以女性视角书写的各种精悍童话故事,实际却是通篇只侧重于解构「主义」的性转版主旋律文字。由于平均每篇都会出现至少一行句意不通顺之处,恕我实在无法将其归类为文学范畴,只能抱歉称其为苦心堆砌的文字。每则故事都是顿为醋而包的饺子这本无可厚非,前提你得先把故事写好不能光讲主义对不对?不顾一切地带着强烈目的性创作出来的东西,从文本到角色,无一例外都是创作者的宣教工具,毫无灵魂可言,主旋律电影为何越发无人问津想来也是同个道理。忘了是在哪吃到的安利,但如果再重来一次我还是会买,支持女性作品永远是第一原则不会动摇。先上桌,再挑菜。所以,不算苛责,唯愿精进。2025-04-06
  • 古古米
    以前在微博追读过博主的一些女本位童话,看到老师的作品已经出版预售,觉得十分感动,特地来豆瓣支持一下。大家都来给作者留下评论吧!2025-01-17
  • 深然
    希望所有不自信的女性都能看到这个作品,不要沉浸父权制编织的巨大谎言中,不要为滑稽的自证游戏浪费时间。2025-02-19
  • ΑΝΑΓΚΗ
    如果一味地输出金句凹造型迎合所谓女性主义就能有文学性的印象加成,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投机行为,不论作者是否有主观意愿,这都显然是一个商业营销产品,比起文学作品,不如说像是符合中国人体质的女性文案大合集。现在是2025年,不是什么特殊时期,文学也不只是你们的传声筒。如果要从文学本体的角度来看,作为童话,有些篇目对孩子来说不够有趣,而对成人来说则浅显得很,背后的意识形态一览无遗,没有任何咀嚼空间,甚至显得有些可笑,似乎完全可以不需要这些故事,每章开头的金句集成起来,做一个文创产品就好了,比如365天日记,每天一页,这才是适合这个作家的赛道。2025-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