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豆浆撒了
    一次穿越了5500年人类历史、令人眼界大开的公路之旅。2024-01-22
  • 逗逗你开心
    看西方作者的书都比较费劲,思路完全跟着作者走,却又感觉一直在前方一米处,跟不上。不过给了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来看近代城市发展史。2023-12-30
  • 年糕不爱啃萝卜
    一本还挺全面的关于汽车和交通出行的扫盲书。2024-01-01
  • 书架向北
    应该说是一部简史,但是很有干货,作者既有深厚的历史研究背景,又有着眼未来的全球化战略眼光!只不过马车的部分还有西方本位的狭隘眼光的影子,但瑕不掩瑜。读起来很轻松,涨知识,翻译也不错,但个别句子还有不太通顺的地方。果然,20世纪,汽车让人们获得了独立;21世纪,“出行网络”将让人们从汽车中独立出来。2024-03-06
  • Nathan Drake
    喜马拉雅听完的,讲了从骑马到马车到近现代汽车的发展轨迹,不断解决问题改善问题一步一步进步到现在,但是有些冗长,言简意赅一点或许更好2023-12-23
  • 了妄唯真
    4+ 作者是《经济学人》的技术编辑,历史纵深、多维度观察与思考,比很多所谓的专家靠谱。翻译质量在当代译文中等偏上,中信出版社近来的书有所改善,终于开始实质解决自身的这个大毛病了。2023-07-20
  • 心若无涯
    “汽车不会很快消失,但是我们现在有机会从历史吸取教训,选择一条不再以汽车为中心的前进道路”,构造一个也许会更美好的未来。2023-04-27
  • 徐偶炽
    1. 所有的技术都会有意想不到的后果,而交通技术因为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影响会尤为深远。2. “汽车不会很快消失,但是我们现在有机会从历史吸取教训,选择一条不再以汽车为中心的前进道路”,构造一个也许会更美好的未来。 2023-04-27
  • 蓝色雪糕妹妹
    科幻看多了,对交通有更大的期待,无人驾驶、立体化交通……,汽车的高端,除了舒适度和跑的更快之外,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吗?这个时代需要更多的梦想家和实干家。2023-05-05
  • 哆啦大胖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作者汤姆·斯丹迪奇用这本书带领我们回顾了车轮的历史。最早的车轮出现在公元前3200年,但它出现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并无太大兴趣。到19世纪上半叶,马车终于成为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但随着蒸汽机的出现,其在短短100年间便被燃油汽车所取代了。汽车确实解决了一部分这些问题,但与此同时,它也带来了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其中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它不断地扩张,越来越挤压人的生活。在这种情形之下,人们开始思考新的交通工具与交通模式。对于新的交通形态与模式,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他总结的三个教训,一是避免用单一的交通文化去取代另一种交通文化,二是要考虑众多意想不到的后果,三是要妥善处理可能会是由数据构成的排泄物。未来并不是注定的,它取决于市民、企业家和监管机构所做出的选择。2023-04-30
  • 薛定谔的猫
    关于车轮演变的工具史,以及交通方式的发展是如何影响社会变迁的。2023-10-11
  • Aviva
    交通改变人们的生活,也改变城市和社会。“出行网络”模式可以让人们摆脱以汽车为中心的单一交通文化,同时也要警惕交通系统新技术带来新的潜在问题:比如数据以及其他意想不到的结果。2023-10-20
  • 城市里马粪让我想起了那个纪录片《肮脏的城市》,马拉火车不应该成为责难晚清的颟顸无知,事务的认知总是从熟知到尝试新事物,这是认知的正常逻辑。城市之间因为铁路运输而加快进程,进而刺激城市内部的交通节奏,在市内近代交通发展之前,必然催生传统马车运输。2023-10-26
  • 太阳186
    感谢历史学家,技术专家和城市规划者,作者从前世今生,描绘了一个世界交通的过去和未来。2023-10-02
  • 碎布片儿
    从马粪入手着实是我没想到的。挺有趣的一本书。2023-05-31
  • 经济人读书会
    该书是关于出行工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作者是英国《经济学人》副主编,很富洞察力和穿透力,书中充满易于理解的历史经验和技术解释。其中总结的三个历史教训对新兴数据经济和AI产业也很有启示:发展多元交通文化,避免路径依赖;对意想不到的结果展开广泛的讨论和思考;密切关注其可能出现的负面后果,例如交通排放物和出行数据隐私保护。>>推荐人:刘新海经济人读书会书友、北京信用学会副会长2024-03-03
  • 别看
    在书展上为了凑单随便买了本,想了解一下本行业的历史没想到挺有趣的,人文和科技的发展总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有点期待看到智驾影响下的汽车行业会走向何处,人类历史又会在此影响下发生怎样变化?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