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木兰无名,缇萦无踪
书名
木兰无名,缇萦无踪
作者
张田田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59873156
出版年
2024-11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页数
280
定价
69
装帧
精装
标签
中国
历史
法律
社会学
女性
法律史
文化研究
张田田
豆瓣评论
Nelly.L
最后写到的杨三姐最令人唏嘘。提到一个细节很有意思:当杨三姐的故事改编成戏剧《杨三姐告状》,戏剧略去了帮助杨三姐出庭辩护的律师徐汉川。作者张田田认为,“表面上看是因为要对事实做艺术加工,无法面面俱到。但也许体现了‘传统的现代戏’仍遵循传统的公堂模式:创作者和观赏者都认为告状和辩冤的关键只在杨三姐和‘青天大老爷’—这无疑更符合古代戏文套路,满足大众口味,于是新式的‘法庭辩论’只好在戏里缺席。”
2025-01-12
南希女士
我从来没从古代法律这个角度看待女性问题,很有启迪性。书的纸质很好,光滑细腻,没有异味,侧面有丝绸般的光色。
2025-01-02
时笙
看完没有收获的一本书,甚至感觉浪费时间(之前吃太好了)。作者通过木兰和缇萦两个人物故事,从法律史视野(?其实不多)解读,同事发散了很多其他小故事(令人两眼发黑缺点很多,最致命的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没有很好地总结,这放大了她自己论述过程中散漫和插叙了很多其他小故事的缺点。语言上,基本上没有什么长句,短句读来感到太碎太口语化,很多问句和打着弯的表述增加了理解的时间成本。引号过多使用。结合我之前的阅读,女性的孝也好贞节也好,能够被记录下来甚至被宣传,都是因为当权者需要发挥意识形态的作用。而记录有所省略不过是众多女性被消除痕迹中很普通的一桩,因为记录者是男性,而且一直以来的观念是女性墨宝甚至名字都不应被外人知道。
2025-04-23
亲爱的桂花树
撇开法律视野不谈。整本故事都还挺好看的,看的津津有味。法律方面我不是专业人士,没法看好坏,我觉得讲的比较浅,不是很枯燥。外行人看着挺好玩的。整体叙述情绪比较温和,我不喜欢的点是他的口语化比较严重。但又是法律视野,又专业语言,可能我会看不下去。有利有弊吧。
2024-12-26
秋风三千里
感觉古代女性身处所谓“拯救父亲(家庭)”的困境中,只有“悲”,没有“喜”。哪怕成功了呢?仍然只有悲。
2025-02-01
柳无益
《木兰无名,缇萦无踪》入选南方都市报2024年度十大好书。推荐语:在以缇萦、木兰等为主角的故事中,人物往往是沉默的,她们或在史籍中没有明确的姓名,或是经历没有完整的记载,作者细致分析历史叙事中这些消失或隐身的女人的命运,精心勾勒出一段另类的古代女性史。该书体现了作者对女性问题的深刻理解,兼具悲悯情怀与批判意识。
2024-12-23
月半不会胖
木兰以外的再世木兰,恰如比岳武穆还岳武穆,都是充满了想象
2025-01-05
伊夏
这套“趣味法律史”丛书的总序写得真好。“真正撑起规则之治的,是人们对何为‘应当’的最低限度的共识、实现‘应当’的基本方式,以及规则同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的相互塑造作用。”本书题记是林奕含的“回嘴”教学:“你太敏感了。”“是你太粗糙了。”你大概就能明白这本书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站在一起。本书探寻木兰真名,缇萦救父后怎样,其实又会让我想起《破地狱》的阿玥。中式“孝女”由古至今,被表扬被称颂,其实收益最大者并不是她们本人,而是她们的父亲乃至整个家族。“孝”与“烈”把她们架高,却又反过来要求她们“贞”与“勇”与“谋”,谁能全部做到?怕是男儿也难。“救父多为未嫁女”,这背后是否也有她们本身的“不愿意”甚至“半强迫”?不敢多想,却又很难不想。
2025-01-03
Pam
所谓悲喜,悲是自古以来的生活常态,喜则是统治者想要渲染个人彰显功绩的所为。历史永远是压倒众生的山岳,从没有可以轻飘飘带过的尘埃。
2025-04-06
林阿Joe
感觉。。。发散得有些超过了,看书名以为是比较规范的学术作品,但看下来发现很多解读属于是作者的纯主观解读了,也没有什么凭据。提的一些问题也很像八卦小说什么的,读下来体验并不好。
2025-02-28
闻夕felicity
①这种微信公号文章攒书的,真的都应该在封面上给出一个大大的警告,方便大家降低期待。作者的写作过于社交媒体了,不够严肃,动不动就是大段的排比和感叹,读起来很烦。能不能好好说话,严肃治学?考据缇萦就好好考据,老是讲你怎么备课干什么?读者对你本人毫无兴趣好吗!废话太多,本来有趣的题材也不有趣了,读来只觉得肉麻和油腻。(后半本好很多)②清人写的变性故事,有没有可能是IS双性人?性别二元放不下整个谱系③题材还是很有趣且重要的,希望作者能多研究几年好好写认真写,不要噱头大于内容、感怀多于质量。贞洁烈女也是《矢志不渝》的主题,人家考据认真系统严谨,不是一样很有趣吗?
2025-01-18
陆钓雪de飘飘
这本小书讲到很多中国古代故事,故事的中心是古代女性与她们的家庭,主题是她们拯救亲人时遭遇的险境,尤其是那些无一例外的至暗时刻与县花一现般的绝处逢生。钓雪按:里面有很多孝,也有很多沉默,当然,也许哪里都有很多沉默。
2024-12-30
法妹儿
寻找法律史上一闪而过的女性,最大困难在于材料太少,需要研究者发挥“脑补”的功力,从不同角度解读已有材料并做出推测。这本书有趣之处在于作者基本搜罗了古代类似于缇萦救父和木兰从军的各类故事与材料,的确不易。
2024-12-11
▖▜▖▗▝ ▜▖▗
被狠狠诈骗了。你告诉我什么叫做他爹的“法律史视野下”?可能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去听她的课的都是修法学“第二学位”的本科生,反正二学位就这个含金量。作者的科研能力也就如书里呈现的,想炫技却捉襟见肘,难为无米之炊。
2025-02-20
鹿林溪好好学习
一个漂亮且吸引人的选题(女性✖️法制史),期待类似《公主之死》一样的作品,结果期待落空,深感诈骗。1.写得太散,没有特别清晰的主线,讲了很多小故事但是故事之间没能串联起来。2.没有新见与创设性的研究,有些故事甚至没和法律史联系起来,基本就是罗列材料,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提供了材料本身而已。3.讲故事也没完全讲好。写法非常散文,说话可绕了读不明白,而且易懂的地方很啰嗦,难懂的地方又不展开,关于一些基本法律程序,诉讼知识也没有科普,的确不学术也不科普,只有那么一点抒情性的关于女性悲喜的书写,点到为止,没有深入挖掘探究,因此连悲喜都展现得有些隔靴搔痒。
2024-12-25
努力学习的某喵
作者找出了这么多缇萦、木兰式女子的故事放在书里,也是不容易,读来有一定收获。但书写得实在不敢恭维。第一,材料少所以有很多自己的推断议论,有时会有点没话硬说之感。有很多“本可以”“本不该”“如果可以/如果再来一次”就看得...第二,不知道是循循善诱想让读者多思考一些写成这样,还是在某些问题上就是这么想的,对历史有一些论断显得天真,一些地方也喜欢用当代的东西套在古代。第三,书名起了个挺有意思的,但整体写作显得散。
2024-12-15
free farm
既不普及,也不学术,只剩下“打捞失语者”的情怀。套用时下的流行句式就是,开篇提及刻板印象,文中成为刻板印象,读毕筑牢刻板印象。
2024-12-12
雨落成鱼
以为类似《公主之死》,结果看了一百页都在讲小故事。弃了。
2024-12-09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