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水银泡芙
    迁徙,流动,自由。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守住信仰,我们要世界。2025-04-29
  • 于是
    所谓的宗教避世社区……2025-02-24
  • 清凉
    通过不断地表达展示了女性的新世界,这种乌托邦的建立正如“她的国”一样,在思想互相碰撞中产生,这种文本更像是一种实验——女性主义对未来的畅想。2025-06-12
  • 熊掌拨清波
    在全书的后三分之一总总令人震撼,而此前的迂回谈话,好像就是意识形成的过程,混沌波折模糊漫长,但一旦形成,就不再受他人驱使,只管跟着北极星去。2025-05-18
  • 西柚福
    女性的对话非常难得。在看的时候,书里刻画的男性形象仿佛活灵活现,因为自己从小就是在男权特别浓厚的氛围下长大。那些在书页间游走的男性形象,不仅是文学符号,更是父权文明基因的实体化显。看的时候也觉得非常可悲,为什么女性在计划逃走的时候还要顾虑家里的老年人和小孩?我们难以去撼动现有的规则,女性希望建立的规则并不是现有的对立面,可应当是什么呢?我们并不知道。话语权很重要,爱自己也很重要,要勇敢努力为自由而拼搏,不要轻易牺牲自己的权益。2025-05-18
  • 没有色彩的章鱼
    这么残酷恐怖,但作者不是简单粗暴直接把恶怼到读者面前,而是用女性的对话编织出来。女人们的谈话在几千年的文学史中都不是被书写被关注的对象,不过是历史背景嗡嗡的杂音。作者选了一个“娘娘腔”,一个父权独裁制的受害者,局外人,被逐出者来帮她们记录下自己的声音和历史,她们救了他,而他从某种程度上也救了她们。“我的学生科尼利厄斯写了一首名为《晾衣绳》的小诗,他在诗里描述晾在他母亲晾衣绳上的被单和衣裳会出声,会彼此说话,还会向其他晾衣绳上的衣裳传送消息。他把这首诗读给全班听,所有男孩都哈哈大笑。屋舍和屋舍离得那么远,屋里屋外都没有电灯。入夜,这些屋舍就像一座座小小的墓穴。”18 女人们的谈话就像晾衣绳上的衣裳,她们窃窃私语却被嘲笑被忽视,她们言语中迸发的能量推动着她们离开,把一个个没有生机的墓穴抛在身后。2025-05-23
  • 不如归去莫思量
    重新建立一个世界吧女人们2025-05-21
  • 梦醒身是客
    我们还要收拾多少次行囊,才能遁入黑夜呢?2025-04-30
  • 泰若克塔
    文字补足了电影的细节,凝聚了「话语」本身的重量,阅读不只让人加入这场对话,成为一名旁观者、记录者亦或是陪审员,更是成为这场战斗中举起火把的一分子。“我们要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要思考。我们要守住信仰。我们要世界。”2025-03-12
  • 您在说啥
    记录是揭露,是疗伤,也是重生的方法。最难过的是,女人们即使伤得如此之重了,还需要顾虑家庭,顾虑集体甚至是不会庇佑她们的神灵,在开会间隙照顾生产的奶牛和老人,最后,还拯救了一个同样岌岌可危的灵魂2025-04-01
  • Y
    一想到源自于真实事件,整个人都不好了,结尾又好了。2025-05-04
  • Elise
    读到最后,欧娜为奥古斯特祷告,读懂了他内心的想法,希望奥古斯特成为善良和希望以及暴力后的生命的象征,如同她肚里的孩子一样或者希望她肚里的孩子和奥古斯特一样。这个影视化没呈现有点可惜….2025-03-23
  • 绝迹江湖张书评
    节奏拖沓 越读越进不去2025-05-30
  • Begin Again
    越到后面越精彩,最打动我的一定是女性的离开与出逃。2025-06-08
  • 坨坨
    喜欢结尾处对开头的解释,让整个故事充满诗意。女人所到之处,万物复苏2025-04-02
  • RaSku
    记录者的意识流与女人们行动的现实不断交杂 有种语言和思想形成之初混沌且无序的碰撞感。谈话让人想到远古时代哲学家们的辩论 原始的纯粹的思想绽放的火花。(作为不信教的东方人其实挺难理解其中的宗教意味和象征 但是还是为女人们的选择喝彩。2025-05-09
  • 吉喵喵
    一定一定要读到最后。2025-02-15
  • 南瓜不开花
    源于2005-2009年间玻利维亚门诺派聚居区骇人听闻的被集体强奸的真实事件,通过虚构的“女人们的谈话”,给予阁楼上的不识字的女人们发出声音的机会,面对“离开”“留下抗争”“什么也不做”的选项,“让他们离开”从来都不会成为现实,她们不是社区的一员,而被男人们视为“牲口”“商品”,她们抛出了革命声明,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信仰的维护”“对思考的渴望”,她们必须策马扬鞭,冲进外面的熊熊烈火。|“我们是没有声音的女人,我们是处于时间和空间之外的女人,我们是没有故土的门诺会信徒。我们没有归宿,摩洛奇纳的动物在它们的窝巢里都比我们女人更有保障。我们女人拥有的只有我们的梦——所以我们自然就做梦了。”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