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骝锍
    眼光还是挺犀利的。有些地方似乎可深挖,比如民国时期曾国藩形象,资料和线索应该蛮多2025-04-23
  • kate
    汉武帝评价问题、民本与民主问题2025-03-15
  • 风眼是这样蓝
    作者的“帝国主义在中国”研究结合了一定的分析路径和个人的思考见解,处处可见其对世界大势和近代时局的关切。书中反映的全球帝国主义现象,颇具即视感。值此又一变局之际,此书值得镜鉴。2025-03-23
  • 头六斤的小确信
    清末国家主义论说背后的帝国主义想象(或者叫幻想^@^)2025-03-21
  • 秋秋
    不错,有些内容似乎可以作为专题继续深挖(比如清末民国的曾国藩形象)2025-03-23
  • 阿元聊历史
    作者继而由人物到事件,以章太炎、梁启超等人为线索,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这些历史事件如同一面面透镜,经由这些知识分子、学术精英的争鸣与博弈,投射出这数十年来大众思想的流变,揭示了一个时代下大众话语的沿革与重塑。2025-02-18
  • 川萍
    感谢王锐老师赠书!本书乃论文结集,主要探讨了章太炎与晚清知识分子的学术、思想及其社会影响。此书有助于读者对20世纪中国历史形成一种新的认识,并反思既有研究中被遮蔽的历史内容。从内部看,20世纪中国历史兼具“告别旧世界”的断裂与“在旧结构中孕育新思想”的延续性。断裂,在于它打破了中国原本绅权隆盛、民生凋敝的历史纽结。延续,在于章太炎等晚清民国知识分子改造儒法学说从而开启民智。从外部看,对资本、殖民等问题的剖析则更进一步使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卷入其时世界大势之中。雷丁大学Kerry Goettlich的研究(2022)已经指出,“瓜分论”原本缘起于启蒙运动时期柏克等英国思想家对三国分治波兰的担忧,后在爱尔兰独立时为英联邦主义者援用,又经康有为等传入晚清。这体现出全球革命记忆互通互联的特性。2025-01-25
  • 乌拉拉
    书中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观点是:“传统不是枷锁,是解题密码。” 作者通过康有为的“托古改制”、章太炎用佛学怼西方中心论等例子,生动地展示了近代中国人是如何用传统智慧回应现代挑战的。2025-02-11
  • 杨幽
    比《革命儒生》要好不少2025-03-05
  • huahui5478
    王锐这本书确实没有什么新鲜的观点(相应的早就在教科书里了),但是材料详实,梳理齐整,也算是不错的中生代学者了!可是为什么评分普遍不高呢?一班人要么嘲笑王锐粉红,要么讥讽王锐想当国师,难道分析近代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正确道路的观点有问题吗?不怕学术能力有参差,就怕屁股歪了嘴也歪,一群打着新自由主义旗号的公知洋奴汉奸真是令人作呕。2025-09-30
  • 江城少年知不知
    拨开重重迷雾,以清还清,重释近现代思想史上的诸多重要命题,下卷的帝国主义诸篇启迪尤多2025-02-11
  • 起心动念之间
    书已大致读完。半论文集。感想有三:一、八音摛文 ,树辞为体。讴吟坰野 ,金石云陛 。《韶》响难追,郑声易启。岂惟观乐?于焉识礼。二、康从孙登游三年,“问其所闻,终不答。康每叹息。将别,谓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今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矣!子无求乎?"康不能用, 果遭非命。"三、章门弟子周作人有论太炎之语:“我知道先生太轻学问而重经济, 自己以为政治是其专长,学问文艺只是失意时的消遣。”2025-01-07
  • 韧勉
    本书从章太炎日记入手,继而广泛论及梁启超的思想流变,全书主要讲述了两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是见证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思想史家对中外观念的认知,例如从晚晴知识分子到蒋廷黻的帝国主义论、从章太炎的民权思想到近代的民本观念发展。另外是通过分析古代中国历史人物与思想流派的评价态度的转变,重新思考近代过程中思想史家针对中国历史价值的认知转变,例如作者认为范文澜对曾国藩的历史功绩持批判态度,但觉得他对程朱理学的宣扬有积极意义,这一观点继承自章太炎。又如近代中国针对改革法家宇峻法法家的态度是一个时代的见证,针对汉武帝的评价与中国的近代思想、社会转型密切相关。2025-02-04
  • 馄饨
    有人说这本书是给各家人物贴上“资产阶级”“帝国主义”的帽子。但是本书的重点并非批判他们的阶级立场。书中提到的不少人物对西方帝国主义亦持批判态度 。但这些历史人物一方面批判帝国主义,一方面希望成为帝国主义,换言之,作者批判的是近代中国的国家主义。2025-01-06
  • 陆钓雪de飘飘
    爽,爱看思想和学术,不过这部只能算是思想史、学术史片断而不能叫百年思想史吧。从比重上看很显然王锐擅长章太炎研究,当然章太炎也值得这个分量。王锐本书的研究多着眼于革命论和帝国主义论或散论,这也是论文结集成书并求快的必然结局,坦白说我自己也不能免于此,因为有的学者喜欢十年一部,有的则喜欢一年一部,我属于后者,所以难辞其咎。章太炎向来爱骂曾国藩,不过也并非在所有论著中都持批评态度,如对比袁世凯的时候。1913年,他因不满袁日渐专权,被后者软禁于北京。他痛定思痛,回顾辛亥革命以来的政局,思考为何革命之后的中国不能建立起良好的政治秩序。这些思考所得收录于《訄书》的第三次改订本《检论》之中。在《近思》中,章太炎认为虽然世人常称袁世凯有专制之心,但其实按照中国传统政治准则来看,袁世凯根本称不上有能力之人。2025-01-29
  • 惠山老翁
    我坚信王大湿应该是在“批林批孔”时期于红岸基地搭乘时光机穿越到我们这个时代来的。总之,这本书就讲了如下三件事: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梁启超!打倒买办资产阶级御用文人蒋廷黻!打倒帝国主义者哈耶克、米塞斯!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