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Homocysteine51
    微信读书。不如四大门。2025-04-30
  • 拉赫玛尼诺妇
    【24】当狐狸精也不容易2025-05-08
  • 陆小南
    【听书】这本书角度非常有趣,从各种地方制中解构出狐仙崇拜对权威的解构~2025-04-04
  • 赫喧
    还是有收获的,明清被狐狸附身的灵媒,身份几乎全是社会底层的妇女及少量男性。他们之所以要那么做,就是为了获得反抗家中、家族与乡里占据主导地位的男性的权力。狐祟作怪的故事中,经常有一个环节就是家里莫名其妙被丢进石头,家里的东西则被拿到外面去丢一地。我联想到以前(童年时期)在乡下也似乎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虽然我是南方人,而狐仙基本只集中在华北地区,不过想来我们这边应该是用另外一种妖怪去诠释,只不过具体是什么忘记了。用我现在理性科学的观念去解析,无论被丢石头还是被丢家里物件,或者是在梁上听到狐狸嘲讽人类,其实自然皆是人做的,动机则是一个家庭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力斗争。2025-04-09
  • 嫣嫣菠萝包
    隔靴搔痒之感很强。不够深入。看到引用了《莲香》本来很激动,因为这个故事是我心中《聊斋志异》中最“白日梦”的故事,穷书生被一鬼一狐爱上。不过作者只是介绍了这个故事,没有分析,实为可惜。认同作者所说的对狐仙的崇拜可能隐藏着对官方权力的畏惧、挑战和无视。2025-05-10
  • 人机语言
    题材有趣,选材丰富,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中规中矩2025-05-07
  • 关小白
    当猎奇图书看是没什么意思的,当研究论文看或许可以。这算是西方华人英文写的翻译成中文的,读着挺别扭的,这种东西还是原汁原味中国人写更有意境些,弃了。2025-05-02
  • 皇北都
    资料列举的蛮丰富的,看得出来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整理分类的。如果对狐仙知之甚少应该会读的更有趣一点,奈何我本身就是华北平原人士,这些故事实在是口耳相传太多了,神秘色彩就没有那么足了,甚至觉得有点乏味。还是推荐给居住在东北、华北以外,对狐仙感兴趣的朋友,很浅显易懂也很有趣,语言平实,还是值得一读的。2025-04-27
  • 让我也磕磕
    没有吹的那么好吧。史料确实多,就平铺叙述,自感觉没啥新意。2025-04-16
  • 髙三喵
    汇总了很多笔记视角下的狐仙,真正的乡野访问记录只有一个且语焉不详(不晓得是不是删减了)。狐仙是一个甚至持续到现在的本土信仰,在不到一百年前应该还有很多传播广泛的“超自然事件”的目击者视角,且现在还有很多这类“从业人员”跟拍。这些似乎更能还原“狐仙”信仰。可惜这本书没有触及。2025-04-20
  • 妖叶秋
    看名字挺吸引人,里面的引用材料也够详实,但是写得真的很无聊。弃。2025-04-18
  • Claudiazzz
    同从B站猫老师推荐来,同是东北人,对楼上的东北狐仙记忆感同身受。听过很多邪门的狐仙故事,至今记得,不知道多少代前的姥爷大冬天醉酒后上山大柴,见到了白毛狐狸,图他皮毛,刚给它套上麻绳,人就栽倒了雪窝子里。村里人找到他时候,被扒光了挂在老槐树上,浑身都冻紫了。等回家救回来,他已经哑巴了,后来他老婆被狐仙上身,说自己是胡三奶奶,她孙子下山玩,被姥爷差点儿害了命,胡家历来行善积德,对姥爷也是略加惩戒。村里看热闹的人好求歹求,说让姥爷家给胡三奶奶安上牌位常年供奉,给她积攒功德,助她早日成仙。胡三奶奶才下了他老婆的身,姥爷也能说话了。后来这家人非常虔诚常年供奉,穷日子也慢慢过了起来。其实细琢磨和书里说的是一个意思,供保家仙可不是供个泥胎木塑,供的是天地良心。生死福祸不全在天命,更在人心善恶的寸劲儿上2025-04-09
  • 青灯夜读
    感谢哔站猫猫老师的推荐,虽然由这本书延伸出的四十本书那期视频我还没看。没想到读客出的书能这么吸引我,虽然封面还是一如既往地另类。作为东北文化圈成长的读者,狐仙和各种大仙可是从小听到大,虽然我家附近的小庙供奉的是黄大仙,但亲戚家供奉着写着胡三太爷、胡三太奶等字眼的牌位,每年过年还要自己蒸小馒头上供。有生之年,想去日本京都稻荷神社一游,毕竟本书最后比较视野下的狐仙文化还是很令人遐思的。2025-04-07
  • 阮戴安
    狐精附身成为下位者保护自己、策略性对抗上位者的方法,女性利用狐精附身的手段,向父系家长制的权威争取自己的利益。狐巫填补了正式官僚和士绅精英在地方社会中留下的权力真空。2025-04-24
  • 猫力士一杯倒
    本是对狐仙产生好奇,读到后来感受到的不过是阶级分明的底层的寄托和祈求。连“良家妇女”这个词,感觉都不能直视,到底什么是良家?这些妇德把她塑造成一个为丈夫最佳利益服务,又保障男性对家中财富享有掌控权的模范妇女。2025-04-17
  • 墨存
    正祀是B2C模式,淫祀是P2P。小说资料罗列的颇丰富,整理和论述部分就比较浅了。2025-04-07
  • 努力学习的某喵
    题材比较有吸引力,应该没人对这种题材不感兴趣吧。康笑菲老师的博士论文修订出版而来,运用大量材料(志怪、笔记、小说等)梳理狐仙信仰,当一本狐仙故事会看也可以,有趣好读。结构比较清楚,先讲宋朝以前的狐仙信仰,再讨论狐仙信仰在华北地区的流行、“狐仙”一词多重意义,三至六章分别写狐仙与家庭、灵媒、地方信仰、官员的互动。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对狐仙的边缘性、私人性的阐述,以及多有现实的投射(狐仙也缠足,老狐被描绘成受人尊敬的大家长形象,狐仙“掌印”代表官员对地方势力的妥协等)。从注释找到了很多相关主题书目,收获不小。2025-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