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黎黎花清明
    此书对三星堆的发现、发掘、研究、论述的过程,做了非常详尽深入的描写和阐述,用了小说家的手法和文笔,甚是好看,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故事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尤其是在参观过三星堆博物馆,带着追忆与探寻的感觉,再读此书甚是亲切有趣。古蜀文化的灿烂辉煌,青铜技艺的精湛高超,神秘的祭祀仪式、隐秘的文化符号,几千年前文物缺失的记录,用现代科技手段、历史文化积累、可能的逻辑推论,推测还原演绎出后人的判断。对考古工作者的辛苦劳动肃然起敬!2025-07-30
  • 树上的喜得
    没有大量的历史知识就不要硬写 我管他村民蛇不蛇 狗不狗的 我要看的是三星堆背后的故事 2025-07-19
  • 周五下班的耗子
    基本第一时间买了岳南老师的亲签钤印本,五一计划去成都,在去之前把这本大部头通读了一遍,对可以说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吸引人,让一个对考古一窍不通的人也抛有兴趣的读下去,能够对三星堆的整体脉络和重要文物有了通盘的了解,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一是这本书讲了很多考古界的背后故事,这是以前从未能够了解到的,作者的笔锋比较直接。第二,是作为一步相对严谨的纪实文学,把关于三星堆的各家之言原汁原味的奉上,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和判断。总之,非常有幸能够在去三星堆之前读了这样一本书,对三星堆的感觉一下子变得熟悉又陌生了。2025-04-28
  • 依稀往梦似曾见
    篇幅很长,详细讲述了三星堆的挖掘过程,特别是四川省考古研究所和广汉县政府的斗争,以及各个专家对出土文物的不同解说,都很有意思2025-07-07
  • 希望
    文物与历史的交融,历史作家写这类书确实合适,讲得确实很棒!2025-06-30
  • どうでもいい
    受不了编故事的腐臭味了2025-07-16
  • 告别悲伤
    考古中国那套的再版,早已看过2025-05-14
  • 望月
    以小说的方式来写三星堆的历史,有特点但不够深入,主要是作者没有自己的观点,我倒是认为,有没有可能这几组祭祀坑就是历代蜀王死了之后,把他随身器物祭祀埋葬的地方,也就是说 与陪葬不同的一种祭祀方式。2025-05-27
  • 森森
    这不是考古呀,更像探险小说,一惊一乍的挖掘过程细致无遗,而关于文物介绍太有限,有点滥竽充数感2025-05-26
  • 钢牙进行时!
    台风天,终于啃完了这本大部头,去一次有品质的博物馆,请一次解说还是很值得的,5月份的激情一直延续到现在,还是好奇心满满,改变了之前生活的眼界,生活开出了新的支点,继续期待三星堆的新发现和新故事!结合哔哩哔哩的三星堆纪录片一起,边做核心训练边听看,真的好享受!2025-09-24
  • rhzhwla
    信息量是有的,但这个非虚构文风实在是看着难受…2025-06-25
  • 刚好经过
    好读又好看,内容丰富,不属于学术类书籍,而是了解三星堆的入门读物,作者用讲故事的手法介绍三星堆发现、发掘及最新进展,前半部分像在看小说,也更易代入情感了解那个年代文物挖掘和保护的种种困难,后半部分有2020年后的最新发现以及大量现场照片,很容易一气呵成读下来,作为为了弥补未去成三星堆展遗憾而购买的书,读完很满足。2025-08-16
  • v张小贝v
    考古文学,如果只是挖啊挖,就一般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固然好,但我很想知道,古蜀国的故事。2025-06-28
  • 尘世花瓣
    前半部分比较吸引人,后面越来越多引述发现的详细情况,可看性不太强了。2025-07-11
  • 喻如因
    内容还是比较丰富,从三星堆出土文物的历程,主要文物介绍,到古蜀国文化分布,考古界的研究等都比较详实可靠,作为去三星堆博物馆前要了解的前置知识科普书很不错。可惜感觉这部分文化里未解之谜太多,看得不够过瘾。2025-04-30
  • 距离是美
    坑灰未冷,新书已出~算是《天赐王国》一书的续篇吧,新挖六坑,新增六章,读着象是岳老师一边翻着一堆新发的论文,乃至网文,一边摘录几段,随便一丢,标个1234~如此凌乱浮躁,大概是要赶着直播卖签名本了。2025-07-09
  • 平芜尽处是春山
    这什么垃圾书。。。写得跟不入流网文小说一样,谁要看这些夸张叙事啊,好好讲一下文物不好吗?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