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Vousdevez
    处处是死亡的暗喻,却处处是没给予的自由意志选择权。2025-02-24
  • 几枝
    读梅尔塞·罗多雷达的第一本。导读部分很有必要,“正确阅读《春之死》的方式不是纠结于情节发展,而是感受它的氛围与气息”。既朦胧又深邃,不知不觉被幻想带着进入了那个村落,感受着悲凉、孤独、焦虑、恐惧和死亡。“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感受生命,却不知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你来过这世上,拥有过许许多多东西。而如今,一切都不复存在。”2025-01-17
  • 杜望川
    【2025.No7】【磨铁赠书】魔幻文学目前我还不能做到说完全读懂,顶多读了个一知半解。所以比起内容和寓意,更多感受的是塑造的氛围。作者塑造了一个残酷中带着恐怖的村庄,充满死亡和未知,少许的亮色也很快就被覆灭。序言说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和阶级的故事,我想应该是没错的。2025-01-17
  • Stubborn
    故事建立在一个虚构的,魔幻而原始的村庄,法律不存在,道德、自然与宗教规范统管一切。人的欲望简化为生与死,存活、繁衍、有灵魂的死。大段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真的进入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传说中会钻出虫子的泉水与树中的葬礼令人印象深刻。2025-01-14
  • 野生盆栽
    猛看上去是有点儿破碎的文字 但是氛围渲染是一绝 好神奇的村子 好悲伤的故事2025-01-22
  • 天生醉饭
    有些没写明的,不必读懂,身在其中的人也茫然,但像花粉,像气味,随记忆同行2025-03-27
  • 咸蛋超/、。
    导读说得很对,不必纠结于情节的发展,去感受它的氛围和气息。刚开始读就被文字风格所吸引,“春天是如此悲哀。春天里,整个世界都在生病。植物和花朵就是大地的瘟疫,是腐坏的东西。如果没有那么多绿色,大地会更平静,没那么愤怒,没那么盲目,不会耗尽一切却渴望更多。那是绿色带来的痛苦。那么多的绿色,那么多的毒素。当风把一切,包括种子、麦粒和风觊觎的一切,从世界的一头吹到另一头,人就会饱受折磨。”希望就代表着有欲望,而欲望就是走向死亡的开始。2025-04-15
  • 桑小鸟
    与世隔绝的村落,诡异的自然环境,愚昧的传统。人们自从出生,便在自然的礼拜和斗争中等待早已预定的死亡。奄奄一息之人自我活祭,再被村人从树冢拖出折磨至死。被抽中的适龄少年要从水下穿越村庄,平息大河之蛇的怒火,接受九死一生的试炼。诡异的腐泥里开出妖艳的花,人人以集体之名盲从杀人的仪式,成为看客和帮凶。反乌托邦的自然、社会设定实在精彩,可惜同 大护法 一样,是个窒息情节框架下未完成的故事。女性叙事典型的细节放大、内心独白和思绪跳跃,反而削弱了事件冲突。葡译本极其难读,语言支离破碎,句读混乱,但是和中译本相比多出几段后续和另一个版本的第二章。2025-02-28
  • 张华弥
    坦然的人主动赴死,懦弱的人因他人的死亡沾沾自喜,更多的人因循守旧麻木不仁2025-01-23
  • 无聊的咔叽
    有种百年孤独的味道,巧的是马尔克斯反而表明罗多雷达是他敬仰不已的前辈,虽然她不是拉美作家,但是这本书里魔幻现实的味道实在浓郁,死亡的诡异氛围在村庄延续,主人公目睹一切生死悲苦的轮回,在各种意象的渲染下比马孔多更压抑,这不是一个大体量的文本,但是讲了一个大体量的故事,很难想象作者到底承受了多少悲苦的情绪…“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消除欲望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那么恐惧…他们想要受苦,这样就不会有欲望了”2025-06-26
  • 阿廖沙不在家
    好美 荒诞诡丽恐怖灵气 好奇特的想象力 天马行空但很美 很特别的阅读体验 文学总是绕不开死亡 每次读这种类型的作品都会觉得作者好痛苦 人类好痛苦 活着真让人窒息啊 生命之门何时才能关闭?2025-07-11
  • Intro Et Rondo
    cult式作品,但是太有灵性了。全书最感动的部分是“我”和后妈偷跑出去,站在日晷上充当指针,在一个生命需要被水泥封锁浇筑的地方,将自己的生命变成时间的标尺,超越而永存。2025-07-09
  • 华之敖不理解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欲望吧,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囚犯说。绿色带来渴望也带来痛苦,为避免痛苦人们就消灭绿色。春之死,死于人们给将死之人灌水泥,死于整个村庄的人执着于树葬,连老爷都不能幸免,也死于一年一度选人跳下湍急的河流确认他们也不知真假的传闻。愚昧如人们,只有铁匠之子、囚犯和“我”是清醒的,但他们或天生孱弱或身不由己或是孩童之身。Rodoreda太厉害了,像是在看一幅高度意象化却并不繁复的画,阴翳,幽暗,窒息,同时又充满力量,悲伤的力量。“感受生命,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女儿去世时的独白暴露了作者的性别,是只有女性才有的无力的慈悲和质问。2025-03-02
  • 盐少女
    被水泥封死的灵魂,通过风声对话。每个人的铭牌和大树,死生交叠,无止无歇。时间是我,还有你,我们被囚禁于此,什么都无法改变。白鸟逃出蛇嘴,仿若死亡离开你的心间。所谓春之死,应该是被万物勃发所压倒的内心腐坏,而我流经,脚底是土,头顶是风。2025-02-13
  • 馥桂羡衷秋
    写的真的太好了……关于死亡春天和村子里的人们 刚开始看第一部分的时候云里雾里看不懂 直到中间囚犯嘶鸣那里才开始逐渐理解逐渐湿润眼眶 文字传递的痛感是深入人心的 后妈站在日晷上那段相当有灵气“时间就是我,还有你。”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消除欲望,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非常有灵性的一本书 平静 坦然的讲述着死亡 这本书完美符合我对拉美文学的想象2025-02-05
  • 四火火火火
    相信死亡,只是以另一种空气似的事物体验融入人的生命,魔幻主义色彩的村落故事,孩童的眼光移动视角,将不可思议的日常与近乎畸形的价值观扭转为故事里的生活事件,泅渡河水,风声卷起,生命的降临又离开就像是一场预言的揭晓,孩童的罪恶,成人世界的残酷悲哀,你说,这是时代的隐喻,是漫天灰烬如柳絮般落下后的厚厚尘埃,随即就会消失无踪,人被塞进属于自己的那棵树身体里等待死亡,水泥浇灌躯壳,灵魂彻底冻结,村落人群的快乐建立在无知坟墓之上,生命的连接以目光交错开始,以笃定的谣言终结,我说,遥远之地的传说,别无二致。2025-02-17
  • 没事老想学猫叫
    “我靠墙坐着,弯下腰去,仿佛在寻找与生命的联系,但将我束缚在世间的感受已犹如枯草。”第一次看见这个句子时,顷刻间被击中,在人前猝不及防地流下眼泪。第三次读罗多雷达,依旧能感受到她被悲伤浸透了。她的叙述中似乎从来没有升起过生命的欢欣,而是填满了对活着的不解、厌倦和悲伤。“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于是,万物疯长的春,成了生命的一场徒劳无益、饱受折磨。喜欢她对死亡的凝视,死的意志何尝不是一种对生的解绑。“我来到人世,只是为了离开。”“人有求生欲,也有求死欲。”也许,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出口。202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