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徐宝强
    【读史】补一本战争史。没有什么考据和观点,更多是已有信息的通俗整合呈现,但确实比较好读。战争打的是装备和战略,也是资源和国力。以史为鉴在军事领域确实更是至理。2025-07-05
  • 大宝没在学习
    七分,参考文献加分。可以做入门读物用,但如果想深入研究历史,建议把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当书单用。2025-07-05
  • evanse
    实在是比较详尽的百度百科水准2025-05-08
  • Lazzaro
    比后面几本确实差点意思。张明扬很喜欢用"以历史的后见之明观之",用的实在多了,有一处改成了"以历史的后视镜观之"。哈哈哈,有种我写SCI同义词替换的感觉了2025-05-22
  • 对日勿耳
    每一场战争都是文明进阶的残酷阶梯,既诞生了新的战术技术,又碾碎旧秩序的枷锁,亦为新生的王朝刻下深可见骨的裂痕。2025-05-26
  • 薛易
    融汇中西,角度、视野、内容都很棒,读一读对了解中国古代战争大有裨益。2025-05-20
  • fantasymeme
    前半部分的料很足,但是后半部分有些就有点凑数的感觉了。中国的战争史,很大程度上是同北方的游牧民族斗争史,有胜有负,有进有退,凡是对北方游牧取得重大胜利的,几乎都能够有效地保证长时间的长治久安,如汉唐之类。而对抗北方游牧失败的则大多都是乱世,其中又不乏游牧汉化成为农耕文明,然后继续轮回被新兴的更富有战斗力的游牧群体击破的事件发生。本质上是因为时代的限制而无法对北方草原地区形成有效的行政统治而造成的,总会有新的游牧民在春风中长出来。一直到生产力的近现代发展与火枪的进化而彻底地改变了战争的形式。战争战术在不断地互相竞争之中进化,但是偏偏在近现代之前的门槛上裹足不前,实在是令人叹惋。2025-08-25
  • 麒麟
    看一章就有一章的收获,非常好的古代战争史书籍,分析的非常透彻,干货很多,作者尤其擅长分析表象背后的本质因素,别听一些人瞎逼逼,确实感觉很干货收获很大,挺好的!2025-06-24
  • 良辰美风
    以史为鉴。十五个历史切片,中国的发展,时代的发展。永远保持活力,保持前进。2025-07-02
  • 老彭是個书脊党
    《纸上谈兵》升级版,加了两篇隋唐高句丽战争与万历朝鲜战争,全书一大遗憾之于没有地图。从长平之战,秦国战胜于国力和骑兵对决,讲到清准冷热兵器对决,把噶尔丹从一个帝国生生打成一个地名。作者以十五场战役作为锚点,讲述中国历史上军事技术变革,战术进阶的各个重要时刻,骑兵的崛起与步兵的强化是秦汉时期的战争主题,而马镫的出现又让大规模的骑兵战法成为可能,火器的发明则使得步兵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突袭多了一种打法上的选择,明清时期,红夷大炮登上历史舞台,从防御到进攻,成为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最后的高光时刻,而事实上当时出现在欧洲的棱堡一直都是防守之王,从未被正面突破。同时提出了诸多战略观点,如诸葛亮无论是后期北伐还是隆中对都存在着不可调和的自相矛盾。淝水看似是战场上的一触即溃,实则在发动南征那一刻就已预示最终败局2025-07-30
  • 神说
    这书写得太虚了。。每章的水准完全取决于引文的水准 战争过程一笔带过 结论下的草率随意。2025-05-10
  • 漂浮的书屋
    隋文帝到唐高宗诸位皇帝为什么坚持征战高句丽?2025-06-19
  • 个人走舞王路线
    《纸上谈兵》加上隋唐高句丽战争和万历朝鲜战争两章,一本纯战争的书修订版也没加任何地图或装备图片,unbelievable。最后两章删改的不知所云,此外满篇的“很可能”看得我头大——到底是可能,还是不可能?顺便检索了一下,从前言到后记,每张都不止一个“很可能”。2025-04-28
  • 沧海月明猪
    以为是张明扬的新作,但读得越来越无味,不应该啊。看了后记才知是新瓶装旧酒,那酒是掺杂了多种酒品的勾兑酒,原先的酒名叫《纸上谈兵》。按张明扬成名以来的一贯写法,可以攫取书中的任何一场战争铺开,细细得写,筛子似地梳理、比较、分析,加入一些生动的史实,写成《弃长安》那般模样应该有可能。但是他没有,敷衍地修订、再版,题材选得太多,分析角度又从模式化的军力、人数、后勤等干巴巴的军事层面入手,脱离了历史普及类读物的生动趣味性,速读而弃。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