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一块肥美的肥肉
    怎么说呢期待过高,陈海贤老师的这本书转成音频会更吸引人一些2025-04-28
  • Edison
    准4。几个扪心自问的问题,和豁然开朗的观念,打动了我。2025-04-01
  • 孟小杰°
    比上一本要差太多 体现了一些价值观 值得参考 至于什么旧的自己新的自己这一套说法 不能认同 什么旧的新的在买衣服吗 做了决定之后就是不一样的人了吗 人是要在原有的基本上迭代的 你并不能把旧的扔掉 让自己完全不一样2025-07-27
  • X
    比较朴素的废话,用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例水篇幅,无新知无洞见;算是一个悖论吧,需要你告诉他做自己他才知道应该做自己的人,不太能接触到这类书甚至说压根就不看书;作者说这是中国版的《少有人走的路》,巧了么不是那本书我也觉得是纯废话....2025-10-19
  • 卢森宝
    《走出黑森林》不是写给从未踏入黑森林的人,它属于那些已经身在其中,或刚刚走出来的人。走进黑森林需要勇气,而走出黑森林则需要智慧。这本书完整地呈现了一个人从进入黑森林、迷失其中,到最终找到出口的全过程。如果你正处在黑森林中,它会告诉你接下来可能面临的困境;如果你已经走了出来,它将帮助你理解,自己为何要经历这一切2025-06-26
  • 微风吹过的夜晚
    上半年读过的最好的书,没有之一。有种《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悲壮与伟大。得是经历过多少次的自我重建、拥有多敏锐的觉察、强大的同理心,才能写出这样的书。感谢海贤老师!2025-05-16
  • 谢立
    如何从大众的评价中找到我想要?当前的教育制度体现了一种社会的价值观,有房有车有地位,学习的时候如果拿不到成绩,那么你就没有存在的意义。这种大众的普世价值观是安全的,它也许能承诺给你一份稳定,稳定固然重要,但稳定不能承诺给你what you want。尽管现在市场环境差,很多博主都劝大家苟着,这体现了一种追求稳定的大众价值观,但如果你所在的环境中没有想学习的榜样,没有想做的事情,那么是该考虑下如何从旧角色转为新角色了,这个转变的过程一定会带来巨大的痛苦,但能承诺给你“我想要”,不再屈从于现实,权衡利弊的功利主义,而是关注在我怎么才能创造我要的东西。2025-06-08
  • 梦想妖蛾子~
    属于我的美好作品,是我的时光。放下旧有的包袱,对自己真诚,脱离有毒的关系与事,多一个视角,提升一个维度看事情,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2025-04-29
  • 小宇宙大激活
    在这个阶段,有这样一本书陪我度过,我觉得很幸运。我选择了这样的自我。2025-05-01
  • 自学成渣者
    来时的路已经坍塌了,前进的方向还在迷茫,抛开那些专业的心理学术语,心理学有点儿像是这个时代的科学宗教。2025-07-02
  • 声音止痛剂
    就像后记说的,“这本书不是为春风得意的人写的。如果你曾经或正在遭受挫折、经历失去、努力挣扎着寻找新的自我,那它就是为你写的。因为只有经历过这些的你,才知道这本书说的是什么。”我想,如果两年前我看到这本书,也许会露出轻视的笑,认为满书是口水话,没有理论,全是鸡汤。但是,现在拿起的时候,它触及到我内心深处的困顿、不安、疑惑、懊悔、遗憾、愤懑、绝望、痛苦和悲伤。那条我拖着身子走的路,在书的前面一半写的清清楚楚。突然,黑灰色的记忆被照亮了一些,原来自己认为无法承受的东西,还有那么多人都经历过。本来看不到的路,其实就在自己脚下。生活中不被理解的选择,在书中被接纳。能在恰当的时间,翻开的了恰当的书,也是一种缘分。2025-05-10
  • 寒佑
    看起来是一些“我朋友的故事”案例的堆砌,但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体会这本书的真谛。2025-05-01
  • Heisenberg
    很一般,挺失望。读《了不起的我》的感受是这一本披着鸡汤外衣的好书。而这本就是鸡汤。而且熬这鸡汤的原材料很多都是一些失恋,离婚的女人的屁事。以后新书还是慎买,不管前作口碑怎样。2025-03-27
  • 陈海贤
    有两种力量塑造着你,把你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你过去的经验和你现在的意愿。自我的意愿是超越这些经验限制的“我想要”,它会引领你创造新的经验、新的自我。所谓的自我,其实是靠一个又一个清晰的“我想要”勾勒出来的。知道“我想要”的过程也是把自我从他人与现实中长出来的过程。它最大的意义,不在把我想要变成现实,而在“知道”。人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否则它就只能顺从环境和他人,失去自我。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