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F
    多给一星是因为这样的书读起来甚至跳了几页完全不会有自己错过什么重要内容的压力。对一些内容也是喜欢的。2025-05-15
  • 佐伊
    走出门去,本来就是一件能和世界创造链接的事。这本书推荐了各种有意思的行走方式,特别强调用五感去感受这个世界。很喜欢这本小书,从看这本书至今,已经尝试过了“溯溪行走”、“朝圣之旅”、“嗅觉行走”、“雨天行走”等等,拓展了我对行走这件事的认知趣味。2025-05-09
  • 柴四
    最近早起散步,来看看鼓励一下自己2025-04-17
  • Blank Grid
    52种行走的方式。作者用52章分别对应52周,去让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走路这场有趣的活动中。走路是一个非常好的和这个世界接触的方式,它要好于骑行,远好于开车,因为当速度慢下来,视线没有被遮挡,眼耳鼻舌身在全方位的接触当下的时候,你的意识是在场的,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作者列举了很多走路的好处,但这些都像是她为了论证所刻意收集的内容,但有一点我非常赞同,就是走路本身绝不无聊,你至少可以有52种不同的方式。我很喜欢走路,它对我来说不仅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独处方式,也是与人可能产生深度交流的活动之一,更重要的是我在路上能感受到很多有趣和意想不到的东西,即使是同一个地方,它也是在不停的变化。走路就是把自己放在时间和空间里,去感受这些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不止外部,还有来自内部的想法,还有我们这颗心。2025-04-30
  • 羊毛毛毛毛™
    这本书对行走的介绍,不只局限于科普。里面很多行走方案非常具有创新性, 是未想到过的角度。2025-05-05
  • 海梨妹妹
    看书的时候在想什么呢?在想那年秋天去森林,有潺潺溪水,有莓果和蘑菇;在想去blackford徒步的路上,脚踩落叶,一脚一脚深深浅浅踩在秋天里。爱丁堡确实是拉高了快乐体验的阈值。是从那时候开始很喜欢徒步的。看书也是通过阅读感受大自然的过程。2025-05-02
  • Saphir
    有缘再读。感谢三位编辑、美术设计和插画师的辛苦付出,让这本无聊的书显得稍微有趣了一丢丢。2025-03-17
  • 白色扉页
    书是好书,作为一个每天散步2小时的人,这本书给我补充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和细节。不要听那些给低分的人,他们估计每天散步都没有30分钟。。。2025-07-19
  • Quest
    读的时候困到缺氧。边走边唱或许可以试试。河边、海边空气里包含负离子。只要调整好呼吸,可以一直走啊走。负重行走可以锻炼肌肉。2025-05-03
  • 摸鱼的小说家
    有人评论说这么一本书就写了“走路好”,认为是缺点。但我认为这恰恰是优点。行走到底怎么个好法?可以怎么行走?如何体会行走?这本书不光是在讲方法,也是在讲认知、感受。看了这本书能让你立马起身去走几步,就已经很厉害了。另外看到最后发现作者是女性主义者,我一拍大腿:一切都对了。女性主义者才会这样细致地去关注行走中的种种感受。唯一减一星是给翻译。翻译真的别戏太多了,每个小标题还赋诗一首……2025-07-02
  • 易拉罐de思念
    很喜欢这种用科学的方法作解释的风格,科学搭配着文艺的气息,是我很喜欢的文风。科学能够增强可信度,文艺能够让人感受美。2025-03-22
  • IronSimon
    因豆瓣新书速递而去阅读英文原版,回头看中译版的目录有种羞耻感,译者的额外创作,有诗意却难以一目了然(读者可以根据目录切入想了解的行走),显得画蛇添足。比如目录10的"Walk Within an Hour of Waking"被翻译成"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原英文也不贴切,聚焦于晨间散步);目录40的"Walk Like a Pilgrim"被翻译成"雪里山前水滨,唯爱你朝圣者的心灵"; 目录41的"Walk to Get Lost"被翻译成"信步随芳草,迷途识津渡", 我不知道书里内容翻译成什么样,但还是建议有条件的阅读英文原版,这本书的单词对于 CET-4 水平的读者辅以翻译可以胜任。关于这本书的评价写在 book.douban.com/subject/364077342025-04-09
  • 驴打滚
    既不是鸡汤,也没有技术指导,说来说去就是一个意思,给后来的读者做个总结:走就对了。2025-04-15
  • ChestnutMao
    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把行走写得很治愈,同时还很浪漫~除了基础的走路姿势、装备介绍,更多的是在为步行者的心境做铺垫,比如在泥泞中漫步、来一场“香味”行走之旅、在夜幕下行走等。每一次主导行走的核心也可以是不同的,眼睛、耳朵,甚至还可以是鼻子!这倒是我从未考虑过的角度。本书很具有实践性,作者特地写了52章,读者可以随机选取一章作为自己本周的行走方案。2025-04-16
  • 菊花夜行军
    拿到书之前,我原以为这是一本讲心路历程的书:一个人如何被生活摧毁,又如何通过行走重建的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的挣扎、反思与成长。然而翻开书的一刻,我意识到,这真的只是一本科普书啊。52种行走方式都在以非常套路化的写作来论证“走路好,走路真好”这个theme,辅以一点搜集到的相关研究材料,这是完全可以被AI替代的写作,出书不浪费纸张吗2025-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