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白色天空下
书名
白色天空下
作者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Elizabeth Kolbert)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32793426
出版年
2023-10-31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
304
定价
68.00元
装帧
平装
标签
美国
科普
纪实
自然
环保
环境
非虚构
译文纪实
豆瓣评论
东林皆石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介绍人类如何通过科技和工程手段干预自然来拯救地球:基因驱动技术;地球工程(脱碳技术、气候修造、平流层颗粒反射阳光)“人类已不可能将自然恢复成原本的样子,甚至无法仅靠减排等手段减缓大灭绝到来的速度,只有大胆而谨慎地干预自然,才有可能逆转全球变暖”“人类需要在科学、政治和伦理之间找到平衡,同时承认自身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2025-01-22
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个作者的书真好看,可以带我们看到这么多大自然正在发生的改变。
2025-06-01
佑佑佳
读的时候正在放《拾荒者统治》的歌单,一下子就抽离陌生化看待被讨论已久的问题,莫名就有种赛博新星球的味道,直到译者后记,才把生态与地缘政治与切实生活联系在一起,有一种落地感。在我们的日常话语中这类基于科学前沿的纪实性科普能更多点就好了。
2023-12-10
三蝶纪
看完才发现封面上写着奥巴马、比尔·盖茨推荐,我想他们愿意推荐也是因为书的内容好。书的核心内容在于它的副标题:当自然不再自然。我们生活的世界,严格意义上早已与“自然”无关。书的内容令人大开眼界,在地球上还有那么多人在“不自然”的情况下用更不“自然”的方式保护“自然”,手段五花八门。有人给极小种群极濒危物种的人工copy原生境;有用基因技术防治入侵的海蟾蜍;有人想培育出最强适应力的共生藻保护珊瑚;有人想实现二氧化碳负排放把二氧化碳封存在岩石里……每解决一个问题又会产生一个新问题。但是,当自然已经失序时,总得做些什么。
2023-12-07
辛维木
地球工程,一门值得关注和警惕的学问
2023-12-06
菲菲
每次读环境相关的书籍都觉得触目惊心。大事和决策交给政策和科技,而个人,尽可能的尽绵薄之力。咖啡自带杯,环保购物袋,步行以及公交地铁出行,做好垃圾分类,都是小事,可是这么大的人口基数,合起来就是大作为。对于倡导环保且践行环保的企业有天然好感。环保方面,知行合一,对个人来讲最重要
2023-12-21
Salumi
人类既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审慎地考虑干预自然,更重要的是要承认,自然工程既是人类盲目自信的诅咒,也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责任。小心翼翼地把天空涂白,并不比把天空喷黑更可怕。
2023-12-21
瑞霓儿
尿在裤子里只会让你暖和一会儿- 脱裤子放屁终于有了它的凤雏
2023-12-19
七月不远
非常有洞察力的写作,把人类改造自然这个角度提炼出来,充分体现了蕴含其中的必然和负面效果。最有意思的在于作者在某种程度也陷入了一种迷茫,因为她内心恐怕也没有确切的答案,而这也是最真实的态度,面对类似太阳地球工程这种摆明了风险极大的选项时,不陷入迷茫才是不正常的。
2023-12-11
beagle
适合与《人类世的资本论》搭配着看。书中所提到的地球工程,让我想到了很多古早科幻作品里的设定:给地球加个罩子,或者在地底下挖个人类居住基地等等。对科技进步的巨大能力充满信心、不知边界的人,在电影里会被称为科学狂人。普通人无法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工程中有什么发言权,只有承受后果的份。祝我们好运吧。
2023-11-22
浅蓝的摩卡
人类的生命当然离不开生存的环境,但是短期效益的影响让很多人不择手段,森林、海洋、土地、河流以及各种各样的地貌都无法避免,这也是当今社会最主要的矛盾和问题,没有之一。
2023-11-23
世界美如斯
技术受限,也不能达到预期,更是混沌状态。未来不是预想的蓝色,也许是白色的,或者其他现实。
2023-11-30
荆乐堂二爷
第六次地球大灭绝,可能真的会在我们这代人身上发生。作者从美国鲤鱼泛滥入手,一直讲到全球气候变暖,中间还有海蟾蜍(总感觉萌萌哒)。种种现象表明,地球早已经千疮百孔了。当前地球的环境现状,似乎已经到了一个死局的境地,正如书中所说的那样:“一些人努力想要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是另一些人努力想要解决另一些问题时所造成的。”看到这里,太绝望了。更绝望的是,近百亿数量的这个物种,刨去老弱病残不算,剩下年富力强的这些个体当中,又有多少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努力改变自己进而帮助地球得到改善呢?微乎其微吧……
2023-11-29
基瑞尔
Elizabeth Kolbert二进丛书。作为对《大灭绝时代》之后的再度更新,当中涉及的基因编辑亦是对近来热门事件的补充说明;并非一味用“警钟”式的叙述来制造无用恐慌,而是聚焦各种努力——可能是听来疯狂的,也可能是徒劳的,但却是真实发生的。相比较前作有着明显的聚焦,这里的缺点还是过于跳跃;偶尔会看得有点晃神。
2023-11-30
惟伤
一个更热、更多洪水和干旱以及更多灾难降临的世界正在逼近。人类的未来在哪里?人类试图通过干预自然来挽回自己造成的破坏,而这些修补行为又会造成新的破坏,不断循环…(四大家鱼,被称为神奇四侠,也是挺好笑的hhh)
2023-11-10
袖剑飞吟
能“让你在罗马大火中大笑”的“末世读物”是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科尔伯特不改《大灭绝时代》中的毒舌而不刻薄。改变河道、引进物种、改造基因,一直以来,人类相信自己可以“征服”自然。我们确实完成了许多非凡之举,也在短暂的喜悦之后迎来更多、更复杂的衍生问题。如今,科学家开始考虑人为地“遮天蔽日”以实现降温,但不再确信人定胜天……面对近在咫尺的“大灭绝”,我们必须采取更积极主动(或者说更疯狂)的措施,同时也必须更加谨慎——蝴蝶挥动翅膀能引起海啸,而我们正计划的是撬动地球,谁知道会不会毁灭银河系呢?也许该准备好毛巾了。
2023-11-17
秀逗君
延续《大灭绝时代》的写作风格,但是这本不如大灭绝时代对地球破坏的描写那么震撼,这本书翻译的还算不错,读起来也顺畅,最好的地方我认为在于新,是讲的当下的人类破坏环境、生物入侵的故事,讲的是后代看来可能是很蠢的治理方式,但是总觉得读来缺少共鸣。
2024-01-12
狗尾巴草
主要记录了目前人类面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一些措施,比如保护濒危动物、海底的珊瑚、全球变暖,但这些措施其实也是在人为的去改变自然,一旦人为的力量介入,就很可能就会带来新的后果,曾经由大自然创造的复杂而精密的生命体系,在进入人类世之后,已不可避免的无法逆转了……从书的内容的丰富程度来看,还是更喜欢作者的另一本《大灭绝时代》。
2024-01-13
扭腰客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的应该多读一读老庄
2023-12-14
发条饺子
《大灭绝时代》的姊妹篇,介绍前沿自然工程。即使把目光从远古转向未来,作者的笔锋依然犀利毒辣,从请神容易送神难的“中国四家鱼”,到基因驱动技术下的“九号鼠”,人类可以像摩西一样平移一条河,也可以像歌者一样为濒危动物创造一个“生态小宇宙”,于是有人寻思, 咱可得悠着点,地球之光可别变成地球之癌。我是觉得目前大家聊环保的态度挺中二的,从地球生命的尺度看,咱这点动静大概也就是个皮肤破口感染细菌的程度吧,这点科技充其量也只能改变人类世,我们当然要为了自己和下一代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但不用言必称地球。借用叶文洁的话说,“不是自然不存在了,是我们以为的自然不存在了”。借用彭浩翔的话说,“当我们自以为对地球很重要的时候,这个地球才刚刚准备原谅我们的幼稚”。
2024-03-28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