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一种法兰西生活
书名
一种法兰西生活
作者
让-保罗·杜波瓦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9
ISBN书号
9787208189171
出版年
2025-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页数
230
定价
69.00
装帧
平装
标签
文学
小说
法国
外国文学
长篇小说
法国文学
2025
让-保罗·杜波瓦
豆瓣评论
安东妮
预计是2025年我能看到的最好小说
2025-02-27
fufu
用法国历任总统划分章节,体现个体命运和时代变迁的交织,对法国政治这块不了解,也实在不感兴趣。书里有很多天才的比喻和深刻洞见。我们驾驶生命的小船在生活的汪洋中漂流,驶向并不存在的目的地。一路捕获一路丢弃,不时遭遇暴雨雷电,冰川暗礁的袭击,更多时候是无尽的厌倦,迷茫,孤独。生命仅仅悬挂在一根蓝色的尼龙安全绳上,稍不注意就会坠落海底。这本书就给我这样的一种感觉,加重了我的死亡恐惧和存在焦虑。一种法兰西生活也是一种现代人生活的缩影。
2025-06-13
一心向善八大王
快与慢,过去与现在,存在于虚无。这都是个问题。
2025-06-13
^_^
想读这本书的心情始于偶然看到蒋方舟的访谈:“我在过去很多年中都要一直确保这本书在我手边。”相信方舟的品味,也好奇是怎样一本书会有这样的魔力,是我在换工作间隙躺在家里沙发上沉浸式阅读的书,是我会在空无一人的家里猛然大笑赞叹真的很有意思的书,是我感叹一处处描述之精准并与之共情的书,是告诉我们——“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2025-05-26
四百击
读起来好像菲利普.罗斯,有很多大跌眼镜又让人听得“津津有味”的故事。人活了一辈子,好像经历了很多事,仔细又想,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好丰富,又好虚无。
2025-05-16
固埃
以第一视角在政治的背景下,描述一个法国男人从8岁到50多岁的生活,总让我想起厄普代克的《兔子四部曲》。豆瓣词条的介绍有误,本书的页数是383页。
2025-05-16
烂酸梨在此
蛮典型的法式小说。平静轻松的语调下,以呼吸般的节奏缓缓叩问着存在的意义。很特别的是,在这本书里,作者杜波瓦把法国政局的变迁史作为划分人生不同阶段的标尺,串联起时代的斗转星移和个人生活的起伏潮汐。当私人叙事与历史坐标以微妙的角度咬合,当个体的感受被淬炼成时代的隐喻,保罗发现,无论怎样辗转腾挪,自己依然像是生命大潮的局外人,而这似乎印证了杜波瓦在故事末尾的结论:“我们以为至关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2025-03-06
空空儿
这本书无论文笔、故事、观念,我都特别喜欢,读的时候边震惊,边钦佩。文明国家,小康家庭,健康小孩,他会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本书给我们看了答案之一种。懵懂童年,被荷尔蒙控制的少年,嬉皮青年,然后生活被吸入平静深沉的山谷,连厌倦悲伤绝望也平静深沉,旁人只看到湖面微光,是星星点点的快乐。人不能确保度过富裕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人只能度过真实的生活:存在,尽可能拒绝外界强加的假动作;觉察,打开全部感官。我常常觉得生活不值得人们为之受苦,但如果是这样的生活,我想是可以的。另外很喜欢译者,他或她的语流,以及怎么做到将那些思想的丝络呈现得如此清晰的?
2025-07-17
clover
我已经受够了男作家字里行间的咸湿了,离开了裤裆子里那点事还会写字不?
2025-07-13
jayxu
无数个共情的瞬间 无数幕我可以预见的我的未来 “再给我一些时间 让我可以体面地对生活投降”吧
2025-09-10
小跑
不可思议,超越杜布拉夫卡、西西和卡尔维诺,这本很可能是我今年最佳!当一种明明很个人的生活经历,按照历任总理名讳来分章节,政治语境下保罗·布利科的生活历程就有了普遍性。它是那样个人又那样典型,当把保罗的经历抽象-归纳-演绎成一条曲线,你会发现他和同时代千千万万左翼份子的一生高度重合,很难说谁塑造了谁;然而当我们一头扎进保罗·布利科的生活之流里,也同他旁观生活一样旁观并且经历着他。不到400页的文字里,我好像跟着他活了50年,而且这从小到老的时光里,也完整而不自知地经历欲望、叛逆、迷茫、游荡、随波、恬静、成功、隔绝、老病……死亡,既是开头又作结尾,画了一个苍凉的循环。结尾震荡太大了,震荡程度堪比当年《生活与命运》。引用杜布拉夫卡的话“历史像磕南瓜子一样蚕食掉人类的生命,留下一堆又一堆空壳”。
2025-10-10
Cheer.S
一个人的大半生,从童年哥哥去世开始,到步入中老年与患精神疾病的女儿登山结束。小说将历史事件和政局变迁作为衡量人生阶段的标尺,与第一视角的人生经历齐头并进,这是文本最具特色的部分,却是我不那么喜欢的部分。个体与政局之间相互交织且被深刻影响,但生活中最为细腻的肌理与整体的风云变幻之间有着说不上来的隔离,倒是很真切自然地呈现出法国人无处不在的哲学思考与批判精神。读到后面越来越共情越来越悲伤。你甚至找不到一切急转直下的原因,它在表象上有着清晰的节点,可内里是如何一点点磨灭和转化的呢,我也很想像男主的岳父一样尽情地哭泣并不停亲吻所爱的人。最后写道我们以为至关重要的东西不过是虚无的,我想这并不是否认它们存在的意义,而是想说它们会消逝会变化,面对真实生活的浪潮,我们都是局外人。又美又伤,后劲极大。
2025-05-30
鸦片
对“生活”区间的描述,最难描述和最想回避的那些。有阶级的苦涩。。和暧昧温柔
2025-05-11
不明生物单小七
看过《每个人》并大为感动后追了这本。飞机落地前读完。依然是太好了,我很喜欢。今年仿佛沉迷讲到一种相爱而疏离的父女关系的文学……我得缓一缓再来写长评。
2025-02-02
桂花糖芋苗
读之前看到书名的“一种”,怀疑作者还藏了一本《另一种法兰西生活》,就像《东西》和《失明症漫记》、《妇女生活》和《另一种妇女生活》一起构成完整的复调。读的过程中猜测个人生活和社会图景的对照会触发一些人的偏爱:比如家庭聚会和阿尔及利亚撤军后的社会分裂,柏林墙倒塌与妻子出轨,作者预设了读报纸的人和报纸内容一起盛装出席鞠躬展示。读完最大的感受是:“我写作是为了解放自己”——哪种解放,西尼卡的狗和巴斯克漫长的月球之夜那种,萎靡和逃避式的解放吗?围绕阴茎立了不立了的热切讨论,总会让我产生世界爱几把不几把崩塌的淡淡的疲惫。
2025-06-25
阿琴波尔迪
从头至尾带着淡淡的忧伤,不能说是一个人的一生,但大概也能说是一个人的大半生吧。从童年时哥哥去世,再到中老年陪伴患有精神病的女儿登山,生活沉沉浮浮中,混杂了太多内容,杂糅在一起,瞬间如此真实,而本质却又像是虚无。国家领导人的更替、政党纷争,不同立场、性格的人相遇、成为家人、成为情人,突然死去的人、逐渐老去的人,生活里渗透着的各样深深浅浅的颜色,每一段貌似永恒能停驻的瞬间又说滑走就滑走,存在的关系里也藏着彼此的傲慢、欺骗,是谁的生活,是你我的生活。
2025-05-28
四火火火火
回头望去寥寥一生,在动荡错觉与之失之交臂的冰面下涌现,混沌般的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纤维,第一视角讲述的命运琐碎故事,心情如熔岩翻滚搅动,将虚空的心彻底撞碎,生活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定全虚无的东西,在灵魂觉醒初始的某些阶段,以为不会再爱,恍惚觉得失去的不仅仅是对于爱的感受力,于是生命随波逐流任之游荡,直到握紧镜头,寻找树木的灵魂,取景器中的世界好似更加广袤,拥有让人长舒口气的自由空间,人生过半,伴随家人,沉静半生的心终于渐渐平静,时代的动荡硝烟弥漫,而那双眼睛终于学会在迷雾中分辨自我挣扎的心,父女之间的淡淡情感,并肩驱车行走在如此熟悉的曾经那条好似无尽的路途中上,不被任何吞噬掉抵达最终的目的地,尽头是寻找一生后的唯一出口。
2025-02-16
Q
“我想到了我所有的亲人。在这个疑惑的瞬间,在这个许多东西取决于我的时刻,他们没有给我任何的帮助、任何的安慰。这倒并不使我吃惊:生活只不过就是这种给人错觉的纤维,它把我们和其他人联系起来,而且让我们知道,我们以为至为重要的生命存在,只不过是某种完全虚无的东西。”
2024-07-14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