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一日浮生
书名
一日浮生
作者
欧文·D.亚隆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111757238
出版年
2025-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页数
220
定价
72.00元
装帧
软精装
标签
随笔
美国
心理
哲学
心理学
成长
人生
欧文亚隆
豆瓣评论
心栽
在瓦解般的日子里,亚隆的书是唯一心灵上的抚慰。毕竟有些层面的困惑和共鸣在现实难寻出口和观照,可惜看一部少一部。一方面亚隆的治疗模式和人文关怀是我非常渴求的,另一方面我总会想起曾经的咨询师在我提起这些时和我说亚隆的治疗模式不符合咨询伦理——我想要的被否定了,但现在我很确定自己没有问题。当然不是因为亚隆知名度更高,听起来更权威,而是在书中我的诸多感受得到了确认和疏解,而这些感受在曾经的咨询中无处安放并始终困扰。写本书的时候亚隆已八十多岁,职业和自我层面都经历了很多,对于人性和人生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智慧,很多回应已经超出了“术”的层面,而是“大道至简”直抵人心。听闻亚隆在妻子去世之后再次坠入爱河引起很多人的质疑。但我想,人不是完美的,总使蜚声中外如他。相信他对已逝妻子的爱也是真的。
2025-04-22
陶子丸小警长
又是十个故事,与《爱情刽子手》相隔25年之久,我好像看到,文字也是有年龄的。《一日浮生》温柔的直击同一个问题——死亡。如何面对生命的消逝?如何赋予生以意义?透过一位耄耋之年的长者,一位对人类心理付出毕生研究的智者,用最没有花招的语言娓娓道来。就像故事中的咨询,早已超越了套路和章法的框架,那些“彼此的看见与被看见,记得与被记得,创造出某种接近永恒的体验”(李松蔚)。
2025-04-26
刚度分配法则
刚好微信读书可以免费阅读,这是第二本亚隆的书,不过是第一本他的正统科普了,上一本《当尼采哭泣》还是更文学化。这次我一半的笔记其实是关于亚隆在进行心理咨询时的的一些对策和判断,似乎我也想借此偷学一两手;还有一小部分是关于本书的文学性出色的的地方,一些遣词造句(“终于,终于,我们……”、“把我自己挤入这个独白剧目了”)依旧是光彩夺目。全书体量不大,精简下名人推荐,还能再省点篇幅。阅读的负担不重,体验不错。不过,得承认书中关于”衰老/死亡“的讨论,还是不那么吸引当下的我的注意。
2025-04-20
Autohypnosis
熟悉的故事集味道,死亡焦虑主题占了大半,最喜欢的是介绍女佣改变囤积癖人生的故事,要知道活在头脑里的人对这些事真的感觉比登天更难。
2025-04-26
The Invisible
很薄的一本书,看完却觉得很累。大概是因为陪着亚隆走了一遍患者的心路吧。可见做心理医生真的很累。微信读书的划线想法功能真的很好,很多没看明白的地方读者评论都讲清楚了。
2025-05-23
CC先生之豆瓣
第一次读欧文·亚隆是来自于《诊疗椅上的谎言》,后来陆陆续续读了他很多本小说,对团体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师有了一定的了解。去年读他的《生命的礼物》,对于他的事业和生活有了近一步的认识,不管是他和家人的关系还是他与病患的关系,甚至是他与自我的关系都在他的文字中得到深刻的解剖。欧文的写作力是丰盛而高产的,这本书记录的是他晚期的案例集,通过十个非传统的治疗案例,旨在告诉大家,所谓疗愈都是来访者自己自然发生的,治疗师只是提供一个关系,治疗师只是一个普通人。同时他在书里不止一次提到了坦诚的魔力。 活的非常真实又很有生活张力的人生,一个82岁还能不断进行咨询和写作的老人真是令人敬佩。(到2025年他就93岁了,敬佩,所以80岁那个时候的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还算年轻啰)
2025-04-15
4N70NJUD3
不如《直视骄阳》,这本书的效果其实是一个反效果,加重了我对心理治疗的刻板印象。到后面这是堪比在办神工。(虽然从21世纪的心理学发展去批判动力学确实不太合理,但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太哲学了;另一个批判也是针对亚隆动力学治疗的问题,按照这样的套路,心理学只是在重复发明,甚至没有从定性转向定量的飞跃,那这个学科的发展价值就太低了,对人的照护可能还不如宗教的寄托)
2025-04-21
淼露溪
非常不符合欧文亚隆的水准……
2025-04-19
blueshadow
存在主义心理学四大主题:死亡、孤独、自由与责任、生命的意义。但最后的最后,还是死亡,盘旋在一切主题之上。死,是否让其他失效?这是个问题。芸芸众生,活着真难。看了这本,我有个感想,很多人无法恢复,因为他们不想被“治疗”,或者说“正常”的理由不够充分。他们伸出手,要一些理解,或者等着——足够分量的筹码,来交换手上的、装着幻梦的空盒子。
2025-04-29
赫拉扎德
我必须得说,因为是一本最新引进的书,所以我是抱着想看看亚隆会不会也诚实地自我剖析一番在92岁娶了75的老婆,进行骨灰级黄昏恋的同时还要在网上被一群人质疑对玛丽莲变心那么快,是怎样一种体验。虽然本书里确实也没有一点儿讲到这部分,不过整体而言几个案例还是一如既往地带给我一些感动,不论是恋爱还是咨询,只能说这位老大爷都是真挺勇的。
2025-05-28
曾经的卡卡
作者80多岁依旧为患者提供心理治疗。这本书是他们的故事,关于衰老、死亡、失去所爱。反复提到了《沉思录》这本书。作者治愈病人的同时,也会温暖读者,是一本疗愈之书。第3章中,作者提到:“当我死后,我的整个世界——也就是我的记忆世界,那个由我所认识的每个人组成的丰富世界,将和我一起消失了。”真是让人感到悲伤。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是第九章中,海伦娜对待死亡的态度:“让我们体验一切;让我们离开这里,不留遗憾;让我们用尽所有,让死亡无从可取。”把每一天当成人生的最后一天,做自己热爱的事,为之竭尽全力,让生命不留遗憾,应该是非常难做到的。我们有太多的欲望,太多想去的地方,想见的人,太多想要完成的事项。珍惜当下,现在就去做,不要等到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才去追悔没有好好的珍惜自己宝贵的时间。
2025-06-14
阿特拉斯
这不是十个故事,也不是十个案例。高手过招,处处彰显水平。CEO案例和老阿德罗睿智甚至狡猾,是脑力和体力的竞赛。这么多优秀的灵魂,只有自己足够丰富,优秀,才能对话和帮助。功力深不可测啊。只有心理学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洞察人心人性,有足够丰富的知识储备。佩服亚隆的能力,也佩服他的坦诚。这本书有点深奥,再读可能更有趣。
2025-05-09
陆钓雪de飘飘
将粪土转化为美丽的艺术是艺术的胜利,如果不是因为错误的激情、死亡、绝望和丧失,大量的艺术作品就不会问世。放下过去会变好的执念,是一个有力量的想法。
2025-04-10
Raven
感觉说了啥又好像没说啥…
2025-06-15
冬至
都有些不忍心一口气读完。一方面和以前一样,会特别关注每位来访者的人生故事、以及背后的心理议题,会赞叹亚隆如何利用开放真诚的关系来逐渐打开对方的内心;另一方面,因自己有了一定的咨询实践,就会不自觉地代入:面对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引导和回应?所以就读得更细,更能深入地感受到亚隆在咨询对话中的意图、技巧和投入,时不时会心一笑或拍案叫绝:这引导真好、这质问够犀利、这个改释让僵局豁然开朗、这个有启发要学习……俨然成了案例学习,读着真是收获满满。
2025-04-04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