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历史传记
崖山
书名
崖山
作者
张明扬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7
ISBN书号
9787521766394
出版年
2024-8-25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页数
360
定价
69.00
装帧
精装
标签
中国
历史
宋朝
宋史
中国史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
张明扬
豆瓣评论
时光电影院
吕文焕不是个窝囊角色,只是他苦守六年后的反戈一击,让后人不齿,难怪在金庸笔下不留一点情面。我们无法做到完美,所以评价一个人就看他在做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时,失败得有多精彩。亡国之际,君王死社稷,文臣与军人殉国算是本分。但在崖山溺海的十余万人中,相当一部分都是眷属和宫女。她们是从死者,是作为附属者被迫死去的女性,更是命运不由自己掌控的无辜者,靖康之变如此,崖山蹈海也如此。
2025-03-04
文子
以时间为横轴,以地理为纵轴,蔡州、钓鱼城、鄂州、上都……12处地方犹如12个标记点,以文学笔法,裁剪摆布史料,绘制宋蒙关系演进脉络,直至最终崖山一战。跟作者上一本《入关》类似。一则不是单一视角。《入关》发掘“辽人视角”,提出“不是满人入关,是满人、蒙古人与辽人共同组成的‘胜利者联盟’入关”。《崖山》既有南宋视角,也有蒙古视角,把视野拉宽,更能看出宋蒙体量差异,“临安君臣并不掌握苟安的主动权和决定权”。扫荡南宋的,不只蒙古铁骑,主力有蒙古治下北方汉军和各个时期的“归正人”。二则跳出忠奸叙事。何以致崖山?有客观上的实力差距,有两宋体制痼疾,不是所谓奸臣叛臣一锅背。对贾似道,并不认可泛道德化的攻讦和渲染;对吕文焕的坚守与倒戈、对陈宜中的遁逃与复返,也视作鼎革之际,人性幽暗驳杂的例证。
2024-12-14
福雷斯特冈普
非常有韵味的通俗历史读物,从多元叙事、双重视角来叙述从1234年蒙宋灭金、端平入洛到1279年崖山海战、蒙古灭宋这四十五年的王朝更迭史诗,不仅局限于南宋一方的历史叙事,更同时侧重蒙元一方的独特视角。钓鱼城、襄樊、丁家洲、崖山,南宋之亡,可谓一场血泪铸就的悲歌,令人哀婉。
2024-09-13
左手持KEN
这本书在目前这个时代背景下,意义非凡: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只看立场,不看姿态,标签化的问题在民粹滥觞的当今已经成为一个顽疾。把标签去掉吧,去看看这一个活生生得人,不管是忠是奸。崖山以外,还有很大的世界。
2024-12-09
小辫子
“命运或许存在某种限定,但自由意志向死而生。”“放弃一些东西比人们想象的要容易些,困难在于开始。”文字造诣很高,多面的历史观也很舒服。南宋跟元,根本不是一个体量的较量,南宋灭亡,也根本不是一两人之祸。只是围困数年,十万浮尸,读来不胜唏嘘。至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如果可以平民百姓,他也愿意活下去。
2025-01-28
enomoto
很喜欢忽必烈这段历史的展开叙事,作为盲区,能够让我迅速投入兴趣,在文字中深入浅出。文天祥那段则荡气回肠,久而无所平静。
2025-01-18
PadaLiang
比较感慨的几点:一是绝对实力面前,奸臣忠臣不过是注脚,贾似道并非没有为抗元出过力,文天祥也无法力挽狂澜,后人用道德观去评价去自省即可,但道德本身不能决定历史的走势。二是王立降元,被翻案又再被唾弃,或许是争一个虚名,但是未被屠城的“数十万生灵”却是实实在在的。三是“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这段评价,就是读历史,不要去过分神化和苛责历史人物,没有人是完美的无懈可击的。
2025-02-15
钱慧翔
忠义的边界在哪里?对于一个腐朽破败的,甚至是迫害自己子民的旧政权,是否还有忠义的必要?当国破家亡,旧主已死,新王本人向你抛出橄榄枝,殉国是否有意义?此种情况下事新主是否就可以被贴上汉奸的标签?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今人,假如放到崖山,放到元兵屠城的刀锋前,是否也能成为文天祥?
2024-11-17
小克
前次回福州坐地铁时,注意到一个陌生的站名叫“帝封江”,搜了一下,发现居然和南宋灭亡有关。《福州晚报》上发过一篇考据。因为对那段历史实在非常不熟悉,就读了这本来补课。这本依然精彩又好读,而且不失严谨。从宋元两方的视角来剖析南宋灭亡的前因后果,对于贾似道文天祥吕文焕等历史人物的分析都很顾及人性的幽深,很有力地批判了简单粗暴的忠奸叙事。最让我唏嘘的,一是面对灭国之灾,宋朝的朝廷内部仍然是纷争不断,朝臣们还是党同伐异,将帅们也为了一己私怨不顾大的战局。甚至都到了宋朝行都之际,陈宜中张世杰文天祥等人仍然有意气之争……这个世界从古至今都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啊。二是,仍然有那么多人,包括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选择抗争到底,知其不可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那种悲壮的精神,不分年代,仍然是非常闪亮而动人的。
2025-02-28
挖土
这个体系善于把人调教成羊,而被排挤出去的羊很容易就变成了狼。据说,羊可以分成忠臣和奸臣,狼也叫汉奸。
2024-11-09
欧阳杼
通俗历史读物,看到有评论说这本书应该是在《隳三都》之后看,但其实这本书应该和顾诚的《南明史》对照着看。不仅书中历史人物的表现可供对比,而且书外作者的观点倾向一旦对比起来,就会得到很多微妙的发现。都是亡天下,有的作者写出来就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对神州陆沉的扼腕叹息;而有的作者,貌似站在更大的角度,说一些不痛不痒的公正话,仿佛文明被野蛮征服倒成了历史必然一般。
2024-10-19
H.S.Dracones
“你们只恃大江,我朝马蹄所至,天上天上去,海里海里去。”“尔宋昔得天下于小儿之手,今亦失于小儿之手,盖天道也,不必多言。”“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2025年第一部标记的书籍以《崖山》为始,未免有些沉重了。看了《隳三都》之后,对比金、宋之亡,其实金带给我的震撼和快感远远大于宋。或许是金人力战至死,没有许多的意识形态牵绊之故吧。宋季的事情真的很难评说,日日淫乐的贾似道、背弃旧主的吕氏家族、不知所守的李庭芝、远遁无踪的陈宜中、先驱妻女的陆秀夫、黄冠归乡的文天祥……不禁要问:今日我们脑海中一系列脸谱化的人物,在历史上果是如此吗?又私以为,拨开民族主义的迷雾,会发现崖山之外,是蒙古治世(Pax Mongolica)更广阔的世界。
2025-01-07
慕容素衣
荡气回肠,金句频出,就是心疼那两个幼小的流亡小皇帝,也许投降的话还可以不死吧?
2024-09-12
佐治淮海居士
崖山是很多华夏子孙心中的阴影和永远的痛。此书以详实的史料,通俗的写作,全景演义了宋衰元兴的过程。作者站在更高的视角,而不是南宋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鼎革时代。贾似道相才不足,一错再错,忽必烈宽仁重儒,而陆秀夫,文天祥虽忠义乾坤却难阻大势所趋。所谓无人能做到完美,所以评价一个人就看他在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失败得有多精彩。这是南宋比南明更令人扼腕叹息之处。
2024-10-03
闰闰
不埋怨谁,从宏观看,元灭宋势在必行毫无悬念,同时还有蒙古内部争斗,以及东边事,南宋才得以苟延残喘。“奸臣”没有一棍子打死,“忠臣”一样有其局限性,立场所在,政治斗争,只有胜负。
2024-09-23
流星小天马
这本书很适合作为《隳三都》的续集来看,同样是多视角的叙事,同样是在蒙古铁蹄践踏之下的垂死挣扎,所不同的是《崖山》给了历史人物更多面的表现。忠臣不一定是神话般的完人,奸臣也不一定全是自私自利、是非不分,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某一个朝代的更迭兴亡更多的是顺应时代洪流,不是某一个人的力量所能抗衡,但其中涌现出的人物故事却依旧让人动容。更因为书中对人物多方面的描写,让这些人物故事更加生动,人正因为有了那些权衡取舍,才让其最终的选择分量更足。这本书更好的一个点是从元、宋等多个视角出发来讲述这个时代,而非仅从宋朝的中原正统视角来讲如何抗击“蒙古鞑子”,这给了我们一个基于更大世界观的故事架构,宋亡是因为元兴,而元兴则与东亚乃至世界的变迁来往密不可分,这种描述让整个蒙宋故事更加完整,更让人心生感叹。
2024-09-28
哈哈骑士团
远离忠奸史观下的道德万能论
2024-09-15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