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书
首页
读书
人文社科
未来之地
书名
未来之地
作者
[英]尼克·博斯特罗姆(Nick Bostrom)
格式
AZW3,EPUB,MOBI
评分
8
ISBN书号
9787521771640
出版年
2025-4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装帧
平装
标签
英国
社会
科普
哲学
心理学
社会学
未来
人工智能
豆瓣评论
时光
关键词:稀缺→富足→过剩→卷→躺平→闲暇→无聊→有趣…读后感:人类是上帝创造的游戏,人工智能是人类创造的游戏。人生的意义,简单来说就是如何在无聊中创造有趣。
2025-05-15
丁丁
有零星深刻的观点,但是没有前后一贯的逻辑。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分析逻辑,近似胡言乱语,实在是很难看下去。作者应该没有看过康德对工作的论述“为什么工作是享受自己生命的最佳方式?原因在于:工作是辛苦的(就自身而言不适意的,并且惟有通过成就才使人轻松愉快的)事务,而休息则仅仅通过长时间劳累的消失就成为可感觉到的愉快,即快活;若不然,它就会不是什么可享受的东西”。
2025-05-30
表达红利
加入了大量莫名其妙,毫无必要,不知所云的内容,构成了一部需要你从粪坑中淘金的书。
2025-10-09
理解一切OvO
凯尔文:所有关于意义的讨论看起来都很虚幻。如果我们禁止使用“意义”这个词,事情会更清楚。泰修斯:但是一旦引入了意义的概念,尤其是如果它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固执,一种被高尚的灵魂追求的东西,那么意义本身,而不仅仅是构成这个概念的各个独特要素,就成为人们真正具体渴望的东西。然后,这种渴望可能会内在化,我们就有了价值。但我们可能只能说:“这就是生活!”一旦有了生命,就有了需求;一旦有了需求,它们就必须得到满足。这听上去也可能显得有点儿像骗局。如果没有生命,一切都会更容易:没有人挖洞,没有人需要填洞。然而,我们已经在这里了,也许我们仍然有一些意义,即使意义只是局部的,甚至可能是有点儿荒谬的意义。
2025-07-30
Henrietta
无法忍受这种虚构与非虚构交替的写作手法,靠AI读了脱水版。
2025-06-20
N
脑洞很大,节奏很慢。
2025-07-07
我爱古诗词
你可以论证,智慧和广泛合作是目前最需要的两种品质,以确保我们的自地球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的文明能拥有一个伟大的未来。如果这些探测器以光速的50%的速度飞行,那么它们可以在宇宙扩展到人类无法企及之前,到达约6×1018颗星体。如果飞行速度达到光速的99%,它们就可以到达约2×1020颗星体。这可能已经是今天的一个限制因素:有髓神经纤维中的轴突传导速度约为100米/秒,这意味着信号在一毫秒内最多可以传输10厘米,这是生物神经元的最大即时分辨率。如果我们改用光纤,那么信号可以以光速传输,即每毫秒30万米,这表明大脑大小的极限为直径300千米,相当于一个大都市的大小。当技术成熟时,书籍会更好(因为它们会由超级智能作者制作);
2025-06-05
Neris
“在一个‘所有问题都被解决了的世界’里,还有什么会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我们整天会做什么?这些问题具有永恒的智力吸引力。深度乌托邦的概念可以作为一种哲学粒子加速器,在其中创造极端条件,使我们能够研究我们价值观的基本组成部分。”
2025-06-04
huyouyou
英文直译应该是“深度乌托邦”,启示就是AI发展后,人类意义何在?#20250519
2025-05-19
null
如果我们看到一瓶水,上面写着标签是“一氧化二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如果是一个孩子,他不认字,或者他不懂化学,他甚至不知道一氧化二氢是化学,他就直接喝了。如果你懂化学,你就知道一氧化二氢就是水,那你喝水没有问题。恰恰是夹在孩子和真的懂中间的那种一知半解的人,他就会觉得,哟,这什么东西?一氧化二氢,化学物质,哎呦,添加剂,科技与狠活,不能喝,有毒。这是本书作者讲的故事,它正好能回答作者的疑问:如果未来生产力极大丰富了,人类还能不能找到活着的意义?孩子会答能,因为天天都会很开心。共产主义者也会答能,因为解放全人类本身就是意义。只有作者这样的白左批想不通,觉得人人都吃饱了不是好事。啧。
2025-09-02
如是我闻刘师傅
增量信息并不多,不值得读。
2025-05-19
比远方更远
当某校的W某某直言“AI在目前错误路线上演化”并以《经济学人》有类似表达来自证时,相较Bostrom开阔视野和深度思考,其归于“资本贪婪”的结论太过粗陋。在“对基本的宏观战略方向仍然一无所知”背景下,基于哲学与人文批判性考量人类走至当下的知识谱系和追问“生命意义”,依然是眺望“未来之地”的重要维度。言之过早,只能反映出自己的“智力终点”。“如果我们用一滴快乐的泪水来代表一个生命所有的幸福,那么这些灵魂的幸福所产生的泪水,每秒钟都可以填满地球上所有的海洋,并这样持续无数年。”即使在混合因素驱使下,晚近智人们集体走向了被动、懵懂的“不归路”,其“高于日常关切和生活诱因的理想生活的强烈内在激情”或已被AI抛弃,但此间或超越、终归跌落的努力不仅提供了人类历史的“正当性”背景,更为其涂上美的颜色……
2025-09-21
提提布鲁
去畅想、谈论或者论述一个永远不可能在现实中实现的完全出于臆想或者意淫的乌托邦状态 有个毛的意义?!
2025-05-31
十点翻片儿
安于大数据推荐的无脑综艺和爽感短剧带来的娱乐即正义;有病问AI却听不进医院至少八年专业学习才能坐诊的医科学霸们……科技的进步似乎正在让我们不得不接受人类智识一步步被人工智能蚕食、取代。当机器人能够顺畅地处理大部分工作时,人类将如何获得收入,人生是否最终失去意义?作者虚构了一个为期一周的哲学系列讲座场景,预测了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从哲学的场域,探讨后技术时代的新问题:如果不再需要工作,人类要如何生活并培养意义和目的。
2025-07-15
同公子
很喜欢,会重读。是因为一句“读完会让人感到变得聪明了”的书评而翻开这本书,过程中也有胶着煎熬的时候,也因此阅读了书中提及的出版物。好像没有变聪明,但感觉世界又被加宽了一点。
2025-07-09
东林皆石
尼克·博斯特罗姆讨论超级智能时代的人类命运与人生意义:1、深度乌托邦:治理和文化乌托邦(AI服务于人类、理想化的法律习俗社会组织);后稀缺乌托邦(物质极大丰富,每个人都能享有几乎一切产品和服务);后工作乌托邦(完全自动化消除了对人类劳动的需求);后工具性乌托邦(人类努力不再有任何工具性需求);可塑乌托邦(具有实现任何偏好配置的便利性,可以任何方式设计和改造世界与自身能力)2、生命意义:闲暇文化(享受和欣赏、发掘自身潜力、创造、了解彼此和环境);五环防御(享乐效价、体验质地、自成目的的活动、人工目的、社会文化纠缠);享乐球与体验机;摆脱无聊找到有趣性(学习与探索、创新、联系他人、情感假肢、篡改人性、内在化机制、后人类空间、精神万花筒);意义来源(奖励、道德、热情)
2025-05-29
牛仔来杯快乐水
全书结构过于混乱散漫了,虽然作者文风很容易让人读进去。但是加入大量虚构与非虚构交替的章节(很像GEB,但是效果却是让我想快速结束,GEB是读不够的不忍结束),苏格拉底的对话体,寓言故事,徒增篇幅。让人一边读一边觉得,作者肯定觉得自己很幽默吧。而且如果去掉这些内容的话,至少能把过于冗长篇幅缩减一半,可见有一个好的编辑有多重要!不过译者翻译水准很不错,值得表扬。而且几乎没删减,做的很不错,真是辛苦译者翻译这么冗长的内容。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50年到100年之内,乌托邦的愿景只是个童话故事而已。
2025-05-07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