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Cheer.S
    《烧画皮》是最接近当下的一篇,虽然有悬浮和说教感,但我还是被击中了。我看见了比外在表现更接近生命核心的光,这点点星火在事物消逝之后依旧可以传承和延续,是比功成名就或幸福生活更明亮美好的火光。前两篇更接地气,单位大院的旧日生活,日渐模糊斑驳的老房子,城市另一头崛起的明净高楼,在闲言碎语中角力和攀比的日常,一边艳羡却贬低他人,一边厌恶却合理化自身的处境。其中对青春情感的书写也很动人,有的是从墙壁缝隙里透出的光芒,照亮了一段路却再无交集,有的年少时形影不离,长大后不过是各过各的日子而已,但在重逢的时点会让你看见让你想起五岁时、十五岁时你们也是这样待在一起。早在新事物到来之前,旧的东西已在逐渐剥落了,而成长以及生活本身,就是在这样一层一层的覆盖、新生和变化之中,构建和演化成了现在与未来的形状。2025-06-18
  • 朴九月
    非常喜欢《九重葛》。查了一下,原来九重葛就是家里种过的三角梅,正式的中文名还叫鸳鸯簕杜鹃。2025-10-08
  • Axsis
    感觉现代文学不知道是不是太贴身了,过于近距离,反而会觉得有点远香近臭,挑剔的空间也变多了,觉得有点小资,然后还有点青春疼痛文学的感觉,但是值得肯定的是都是写的女性主角,女性故事,这点觉得还挺好的。2025-07-04
  • RandalWan
    an affirming flame2025-06-12
  • Mayissummer
    喜欢第一篇,但是第二和第三篇过于落入一种写作模式。2025-06-14
  • 李异踊
    对别人而言也许病中写作是折磨甚至是表演,但对她会是康复训练。2025-08-21
  • 胡桑
    肯定之火,对自己的肯定,对生命的决心,出走,离开,重建,回归,是一场场肯定的火。2025-08-08
  • 依蔓
    在梅雨天读完,雨一会大一会小,松鼠一会来一会走,读完《九重葛》去接水喝,读完《拱猪》去煮米线,最后读完《烧画皮》眼睛湿湿。《拱猪》不是第一次看,但重读读出了之前不曾留意的层次,母亲与女儿生命的重叠缠绕。《烧画皮》从名字推不出是这样一个故事,“皮相一时,画皮万千”,女儿们生活在“真真国”,借直觉和行动,一个女儿引另一个女儿看见肯定的火。2025-06-08
  • 李唐
    读来好像又回到了相聚的那个夏天。期待长篇。2025-06-08
  • flyclouder
    謝謝推薦,非常感謝。〈燒畫皮〉:「某刻,我有點高興自己吹熄了蠟燭。這樣,我完全不會打擾她,也才可能真的看見她。」(211)2025-08-01
  • 于是
    作者对世界的认知有多重层次,对各种生存状态的描写很密集,很逼真。每一篇都有很多亮点,令人惊喜,《拱猪》描绘了那一段永不再来的选秀时代,细节满满,和《九重葛》一样是颓败小镇的青春挽歌,《烧画皮》尤显特别,最有作家本人的气息。2025-06-01
  • 白弋
    故事的一开始是轻盈明快的,给人以错觉,觉得是有能渐入佳境的手笔。往后其实是失望,琐碎的细节把故事塞得满满当当,甚至枝蔓横生,不知所谓,带来阅读上的疲惫,让你不禁怀疑作者的自我和记忆才是背后的主导,不然实在找不到很多记录存在的意义。没有太深刻的投射,也没有单纯的趣味性,于是乏善可陈。当然,或许是我个人的问题,过去两年把我带到了某个阶段,对“无病呻吟”的感知变得过分容易,反感一切扭曲了事实的情绪棱镜,总之总之,是略带煎熬的读完,然后才松了一口气的作品。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