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Johan Huang
    似乎什么都说了,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那么多的导读和推荐,有没有过誉?2025-07-05
  • 风之君
    顶多4分,我还以为AI的时代,作者能给点启发,说说对未来的预测,AI在现有行业上的赋能,以及在AI的冲击下,个体如何面对(特别是无法吸取新知识的人群,你不能说无法与时代同行的就必须淘汰,这还是人类文明吗?)。结果全都没说,全是套话,普通人不值得阅读。2025-06-04
  • 苏勇祥
    看完评论就不想读了~~~2025-06-30
  • Candice Gao
    任何形式的技术从未脱离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存在。不得不提除了正文外,导读手册里韦青《什么是真正的问题》写的宏大而深刻,是近几年读过最优秀的文字,感谢遇见2025-10-11
  • winkingdear
    书的后记已经总结得很好了。在本书中,我们致力于阐述几条核心原则:第一,以人为本,为人类能动性而设计,是实现个人与社会双赢的关键。第二,当个体能动性成为主导时,数据与知识的共享将成为个人与民主赋权的催化剂,而非控制与屈从的手段。第三,创新与安全并非对立力量,而是协同增效的。通过迭代部署,让数以百万计甚至更多的人亲身体验AI,会使AI更强大、更具包容性,这种方式富有成效且安全。第四,AI将引领我们进入一个超级能动性的新时代。如同汽车与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带来的积极影响,对AI的广泛运用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应。作为个体,我们不仅会从新获得的“超能力”中受益,也会因其他人与机构同样获得这些“超能力”而受益。简单来说,发展的问题是一个只能只能向前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要时刻吃一堑,长一智。2025-07-12
  • 木白bgh
    看完全文+导读手册(出版社很作妖),个人认为最佳是韦青写得导读《什么是真正的问题》,这篇导读值得找来看看。韦青的导读,文笔和知识储备了得,“正—反—合”里讲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以及谈及如何辨别什么是真正的问题,技术背后的问题是人的问题,这事更值得思考。至于作者,主观能动性替换到“超级能动性”,发展中解决问题替换到“迭代部署”,概念的“数字孪生”其实没啥新意。资本家们是具有技术人文主义的群体吗?如果不是,未来完全强制监控年代可期。“技术的赋能,让人类得以摆脱仅仅为了生存的永恒当下。”全书读着满脸问号的地方很多,这是其中之一吧。竟然说到“剩余消费者盈余”,有种技术上帝降临施恩众生的论调了,剩余资本家盈余又该怎么算呢?总之,收获有但不多,以后这种书利用“AI赋能”速读即可。2025-06-07
  • 我爱古诗词
    OpenAI将遵循一项具有变革性的指导原则:“我们认为,AI应该是人类个体意志的延伸,并且在自由精神下,尽可能广泛和公平地分布。”2019年,旧金山成为首个禁止市内警察局和其他机构使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城市。2022年,近5万美国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自1941年以来自杀率最高的一年。• 了解AI模型提供情感支持的潜力这个雄心勃勃的愿景不仅旨在复制和扩展当前的治疗实践,还包括变革和提升这些实践,从而有可能开创一个更加全面、持续且深度融入日常生活的心理健康护理新时代。美国国会1996年通过了《电信法》,其中包括被称为“第230条”的条款。“第230条”常被称作“造就互联网的26个词”,它保护网站运营商和其他在线中介机构免于因第三方在其平台发布内容而引发的责任索赔。2025-07-14
  • Wayne
    冲着霍夫曼的大名,快速翻阅,有点收获,总的来说,作为个体要保持好奇心、终身学习,与AI相伴共生。2025-06-19
  • Jocean
    AI赋能的概念挺好,重要的还是提升自身的能动性,主动学习融入,使它成为自己提升效率的工具。作者原书内容不多,主要从10个方面介绍了自己对AI赋能的看法。但通过大量的导读和评价,显得本书注水有点严重。2025-06-26
  • 王峰在山上
    AI大道理(旧的)合集2025-07-19
  • 王恒
    读《AI赋能》有感,一是不要害怕改变,而应该让自己成为改变的变量,影响改变。后面作者提出了几个维度去共同影响AI带来的改变。我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一个新的认知,Linkdin其实是让专业性在互联网时代被信任的快速人脉APP。我感觉dots也逐步可以变成替代豆瓣这个东西的存在,让努力的人被正确的价值认可,datatalks也是为下一代人打造的工具,给那些想成为创新领先者,而不是山寨公司的工具。2025-06-15
  • Lynn
    看来我真的到了要么看纯技术,要么看哲学的年纪了2025-06-11
  • Kyle
    本书以 “赋能” 为线,借历史类比与跨学科分析,既讲 AI 专业知识,又引发对其社会、伦理、经济影响的思考,勾勒出 AI 与人类社会共生路径。书中主张 “技术为人所用”,强调在迭代中平衡风险,具批判性与建设性。虽对算法偏见、数据隐私等问题论述欠深入,部分观点理想化,但仍为理解 AI 时代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框架。2025-06-10
  • 蝎子SHAO
    比作者之前的书低了好几个层次,不遗余力的推崇AI,甚至忍受风险放大2025-06-05
  • X
    大咖云集作序场面话 输出的水平太次了 跟身份不符这个水准硅谷药丸 笑死 所以里德·霍夫曼何德何能浑水摸鱼的么?2025-08-07
  • 杨高能
    导图手册里韦青(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什么是真正的问题》写的很不错,建议拿到书的朋友一定要读读。作者创建了领英,又作为早期OenAI的投资者,有自己独特的思考,给了我启发。比如AI凭空捏造事实,提供没有关联的信息,逻辑上不一致,如果你用得少,你以为这是你自己的问题,但作者说了AI存在上述问题。这本书的核心关键是人要发挥出能动性,借助AI做成自己想做的事情,为生活赋予意义。我觉得能动性这个词语不太恰当,可能译者翻译不当,我觉得掌控感更合适,主导性,能动性,都不能表达这个意思,因为能动性主要说的是意愿或者能力,主导性是占主导统治地位,而掌控感说的是我们能够掌控,那么AI就是辅助,有了掌控感做事情的意愿会大大提供,能动性随之而来,这种感觉是非常微妙的。事情按照我们的意愿发展,我们起到主导。2025-06-07
  • 月亮星辰
    都是空话的口水书,湛庐尽出这类书2025-05-25
  • serene777
    避免一个糟糕未来的最好方式,是努力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AI存在的真正意义从来都不是替代。人类可以选择让AI为我们赋能。202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