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齐德龙
    喜欢王勃篇和刘禹锡篇,但是文字内容较浅,更像是中学生读物。2025-09-24
  • 米粒的记录
    文章比较轻松好读,可能会更适合中小学生的课外读2025-09-21
  • 渐渐老去的地铁
    字里行间的节奏跟音乐一样。2025-07-26
  • 不裁
    旅行这个点踩得很牵强...固然官场沉浮,世事无常也让人物的空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但旅行应该还是需要一种自在的心态,寻访山水,求仙问道...若是不得不,就跟其他题材更相关,另外有些原诗很值得一贴不过还是诗人命运波折还是让人咂舌,文人在名士里其实最接近凡人,命运蹉跎,“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被安利到了两篇课本必学吧,《滕王阁序》和《长恨歌》2025-07-23
  • 未若柳絮
    收藏了,以后上课还可以翻出来做备课资料2025-07-11
  • 胡桃夹子
    如果是在我高中及以前的读书阶段看到会很喜欢的2025-07-10
  • fishergis
    文字只是作者情感的即时表达2025-06-25
  • 罗慕路汐大帝
    历史读到最后,所有人都是输家2025-08-15
  • 山末星辰
    今年暑假的旅行读物。略浅,适合初高中衔接的学生。期待蔡老师新书!2025-08-01
  • 麦德
    诗和远方的背后是什么?2025-06-22
  • 希米格
    一言难尽啊!明明大好的题材, 写的这么新概念美文风,幸好没有买纸质。尤其是最后,“温庭筠踏上自己的旅行,而人类,迈出了探知未来的步伐。”这是阿姆斯特朗.温吗?2025-07-18
  • 怜明月
    还不错的中学生读物。2025-07-18
  • 小咏
    凭着早年对作者的好感,看到宣传立马就下单了。怎么会写得这么浅,这么轻,十年前我可能会喜欢,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都很难被这样“轻薄”的文字打动了。诗人是很好的,但作者把写作中预设的读者看得太弱了。从书的封面似乎都能看出来这是给小学生初中生看的课外素材。2025-06-29
  • 银龙
    以十八场诗人们的山川和人生的双重旅程为引,在知人论世与诗词解析间穿梭。以诗人们的旅途结晶——诗歌为引,呼唤读者们踏上唐诗和心灵之旅。最后收笔于诗人对精神故乡的追寻,也为读者们指出了一条通向精神家园的道路。文字细腻,感情丰富,诗意盎然。部分章节叙事线索不够清晰,时间线略感紊乱,对“知人论世”带来困扰;若干诗词有解析而无原文,虽可激励读者自发寻找,但毕竟不太方便;个别地方引用的史料、文本本身是有争议的,引用时似乎应该说明一二,使不了解争议的人更了解争议,使了解争议的人更了解作者。尤其是诗词版本的争议:采信哪个版本的词句,也是对诗人和诗歌加深了解的过程,把这个过程交给本书读者,似乎比由作者独断更有趣味。几个不满意点都是个别现象,因此总计扣一星。总之,是本好书,为我的程序员脑袋灌注不少诗性文字。2025-06-20
  • 柒籽
    原来年少时背的诗句,真的会在成年后匆匆的路上遇见美景时念出来2025-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