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个充满惊喜与苦痛的世界,一个饱受苦难的文明古国的当代生活

◆《我的凉山兄弟》作者刘绍华,以人类学眼光叙写惊心动魄的柬埔寨经验

◆2005年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好书奖十大好书

···

【内容简介】

在柬埔寨,风光秀丽的巴萨河畔,人们脸上常见神秘的微笑,但人口拐卖、赤 贫、文盲,以及内战的后遗症亦如影随形;当地人央求国际组织为其修缮寺庙,年轻的和尚却对外面的世界蠢蠢欲动;来到这里的外国人,既有国际组织志愿者,也有自我流放者和淘金者……

1998年,刘绍华加入“台北海外和平服务团”,提着一只皮箱便来到柬埔寨,在那里生活了两年。之后,她以人类学家的视角、散文家的笔法写下自己的柬埔寨记忆:这是一个迅速变化的社会,走向全球化的同时仍有美丽的“非现代性”残存。这里是“天堂与地狱的写实,就如同吴哥窟的石雕故事一般,上演着人世历史中的喜怒哀乐、罪与罚、堕落与超脱”。

···

【学者推荐】

绍华的书因此开启了了解南亚文化的一扇门,让读者进一步透过她所看到的农村、妇女、历史、仪式、台商、军警,去观照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越南等地区已碰过或正遭遇到的问题。

——廖炳惠(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

刘绍华是一个惊叹号,她有散文家的一流文笔……以两年时间,体验当地生活和文化,为我们写下一本如此令人动容的书。

——隐地(诗人)

···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精彩的旅行文学,描绘了高脚屋、吴哥窟、祭典、金边的城市奇景、各种文化差异和旅行趣事;也是一部人类学民族志,记录了饥饿、疾病和罪恶,叙写了警察、妓女、乞讨者、台商、异乡人等各类群体的生存状况,呈现出一个现代性与传统相互冲突,历史罪恶与宗教力量并存的变化社会。

◆作者刘绍华是一位视角独特的人类学家,她曾只身进入中国凉山,后写下医学民族志《我的凉山兄弟》,在国内外引起广泛讨论,获奖无数。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芫荽接着说
    上次听了刘老师的讲座后就一直想读这本书,想看看到底是怎样的“田野”触发她投身学术,因此也不由自主地想象成以刘老师的声音来读这本书。薄薄一本小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读完,没有深刻的理论思考,但处处可见强大的共情力,例如不去辞退笨手笨脚的女管家,只因考虑到在熟人社会中被辞退会让女孩在别人面前难以立足。在和当地人互动的过程中,敏锐地收藏了许多地方性知识,目睹那么多的贫穷与不平等,心中对人怀有悲悯但始终尊重。是人类学使人更善良,还是善良的人能擅长做好人类学。2020-05-12
  • only
    接触了伤口但没有按下去2019-11-23
  • 十月
    很好,意犹未尽。出差中读完。2017-11-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