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建筑史诗”由建筑学者王南撰写,拟出版四卷二十四册(已出版九册),内容涉及汉、唐、宋、元、明、清、东西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等古今中外的建筑,每册用几万字、上百幅图片的篇幅,以深入浅出的文风和丰富详实的资料,写透一座建筑或一组典型建筑及其血脉传承,纵横捭阖,条分缕析,向读者勾勒一幅恢弘的建筑史画卷。

《金色天国》是“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第五本,原载于《读库1501》(已绝版)。王南从君士坦丁堡的建城落笔,梳理了从早期基督教堂到经典东正教教堂形制的转变过程。拜占庭建筑独具一格,它不仅上承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文化精髓,而且融合了东方建筑的一些独特元素。许多建筑杰作留存至今,圣索菲亚大教堂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巨大而精美的圣殿、金碧辉煌的圣像,令它散发出无可抵挡的特殊魅力;同时,它也是罗马建筑与此后建筑之间的重要桥梁,对后世影响至深。

此次单行本出版,除做必要的文字修订外,还增补替换部分图片,令阅读体验更佳。即使是对建筑全无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王南深入浅出的文字与排版得宜的图片感受到拜占庭建筑之美。书末列出了详细的参考文献,可供延伸阅读。一手可握的大小,方便随身携带、轻松阅读,也便于加入行囊,按图索骥寻访书中的相关建筑。

《金色天国》适合与“建筑史诗”系列第一卷中的《万神殿堂》(介绍古罗马建筑)和第二卷中的《修道圣所》(介绍中世纪罗曼建筑)参照阅读,了解西方建筑的发展历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已-注-销
    精华全在第二章。第二章把巴西利卡,集中式和帆拱(融合?)三类教堂的历史缘起、主要特征、美学/神学意义交待得清晰精到,紧接着举出圣索菲亚教堂作为一个规模宏大的例子,从中展现了三种教堂模式间的相互关系和张力。第三章对马赛克圣像的美学/神学诠释流于泛泛,缺乏东正教视角,除对画面空间排布的论述尚可一观,不如《东正教圣像史》远矣。2022-01-24
  • 王永林
    君士坦丁堡作为罗马的直系后代,建筑风格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罗马的建筑杂乱无章,而君士坦丁堡从无到有,得以从新规划,再就是基督教元素的加入使教堂成为建筑艺术的主题。更了解君士坦丁堡后,我不禁对欧洲中世纪文化的灰暗色调和君士坦丁堡如珍珠般能持久明亮的反差感到好奇,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呢?2021-01-12
  • 君君
    希腊-罗马-东罗马:拜占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虽说“当拜占庭人努力用五彩的马赛克装点他们的教堂之际,千里之外中国敦煌的匠师们正在无数洞窟的墙面上绘制绚烂的壁画”,可我完全无法像领略敦煌一样来领略这一本的建筑美。就走马观了个花,大致印象仅在联想权游的君临城...这类教堂建筑极繁复的几何美,对我来讲就是太理性太繁复了。内心对美感的向往还是希腊罗马,两汉、魏晋、大唐。2021-04-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