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畅销半个世纪、影响数代学人、震动中西学界的开创性著作

哥伦比亚大学中国文学教授、欧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掌门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小说评论家夏志清的心血力作。自20世纪60年代面世以来多次再版,影响了中西无数学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者、爱好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 用艺术的尺度、敏锐的眼力和犀利的笔锋,重构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格局

作者凭借自身学贯中西的学养,以艺术的尺度建构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传统”,以敏锐的眼力“发掘”了钱锺书、张爱玲、张天翼等重要作家,以犀利的笔锋剖析了“感时忧国”的文学精神,为中国现代小说研究开启了新的方向。

----------------------------------------------------------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上,《中国现代小说史》 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之作。夏志清以其融贯中西的学识,论述了中国自五四运动至20世纪60年代初小说的发展;他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并深入探求文学的内在道德情操;他对许多现代小说家重新评价,“发掘”了不少当时并未受评论者注意的作家,如张爱玲、钱锺书等。《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版初刊于1961年,中文译本于1979年出版,学术地位历久不衰。

----------------------------------------------------------

夏志清先生说,“对优秀作品的发现与批评,永远是我的首要工作”。这一语道破了夏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主要特点与贡献……正是夏先生的这一卓见和成功实践(例如他对张爱玲、师陀的发现,对张天翼的独特阐释),把我们这一代学人引入了现代文学史研究之门。而且我深信,这也会对以后一代又一代的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提供学习的范例。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由于像《中国现代小说史》这样的论述,使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看法,有了典范性的改变;后之来者必须在充分吸收、辩驳夏氏的观点后,才能推陈出新,另创不同的典范。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


夏志清(1921-2013),生于上海浦东,原籍江苏吴县。上海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抗战胜利后任教北京大学英文系。1948年考取北大文科留美奖学金赴美深造,1951年获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等校。1961年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1969年为该校中文教授,1991年荣休后为该校中文名誉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横转中子星
    一部中国现代小说史诗!经历了一周多时间断断续续的阅读之后,感触颇多。这本描绘1917~1957的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以时代为章节进行划分,以作者为节构成每章。在本书之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左联”、左翼文学,再到文学的统一战线与共产主义文学,这道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发挥了文学的“刀”与“剑”的作用。以文学作品,作为宣传的手段,不仅仅表述上层建筑的构想,还有对民众思想上的影响。用小说这种文化的手段来潜移默化的手段来影响人民群众,在他们的内心之中形成一种观念。除此之外,本书的正文前后之前言附录也值得一看。它们或是为我们解读关于本书的内容,亦或是对于本书的修定与更新做出表述,还有对于作品的拓展与外延作出思考。小说不只只是其中的故事,更有其背后所展现的时代!!!2023-01-08
  • 王栀羊
    现代文学课的平时作业2023-04-14
  • 铁风筝
    快速翻了翻,因为现代小说看得不多,只看了作者对现代作家的评价,很犀利。2023-04-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