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斯科特•安德森继《阿拉伯的劳伦斯》后又一非虚构力作

★生动呈现从21世纪初期到“阿拉伯之春”以来的中东大地的动荡与民众的苦难

----------------------------------------------------------------------------------------------------

【内容简介】

2011年,所谓“阿拉伯之春”的浪潮席卷中东和北非。西方国家起初赞誉它是民主的胜利,几乎没人预料到它会演化为残酷的内战、“伊斯兰国”的恐怖暴行以及全球难民危机。

在这部作品中,造成中东和北非大幅震荡的复杂原因得以生动呈现。这次调查,通过展现六个生活于此的普通人——一个参与抗议活动家庭的埃及老母亲,一名为自己应效忠于谁而苦恼的利比亚空军学员,一位出身著名武士家族的库尔德医生,一位卷入内战的叙利亚大学生,一位伊拉克女权工作者,以及一位变成“伊斯兰国”武装分子的伊拉克劳工——挣扎求存的人生经历来观察这片破碎和动荡的土地,将当前的苦难追溯至2003年美军入侵伊拉克乃至更早。

----------------------------------------------------------------------------------------------------

【编辑推荐】

作者从六个主人公的命运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阿拉伯之春”后中东的动荡,即便在作者这个西方人眼里,“阿拉伯之春”也不再是民主的胜利,而要想扭转目前的乱局,在作者看来便是美国不再兜售宗教战争这样的说辞,更多从社会和经济角度解决现实问题。《破碎大地》是一部颇具穿透力和洞察力的新闻纪实作品,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这场史无前例的地缘政治悲剧,以及体会国家保持和平与稳定的价值。

作者追根溯源,提出的不能忽视西方在“人工构建”国家时埋下的,不顾民族凝聚力和较少考虑部族和派系分野的观点,也引人思考。

----------------------------------------------------------------------------------------------------

【媒体获誉】

关于2003年美军伊拉克之后的中东地区动荡态势的简明有力、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著述,精彩绝伦!

——《PBS新闻一小时》

一项艰巨的任务……它对该地区的历史,部落主义的力量,以及处于动荡中的中东地区的世界性影响做了引人入胜的探究。

——查理•罗斯


【作者简介】

斯科特•安德森(Scott Anderson),资深战地记者,曾在黎巴嫩、以色列、埃及、北爱尔兰、车臣、苏丹、波斯尼亚、萨尔瓦多和其他许多战乱地区报道。他常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文章,也为《名利场》《时尚先生》《哈泼斯杂志》《户外》撰写文章。他的著作包括小 说《月光酒店》《检伤分类》,非虚构作品《阿拉伯的劳伦斯》《试图拯救世界的人》《4点钟的谋杀》,以及他与兄弟乔恩•李•安德森合著的《战区》和《联盟之内》。

----------------------------------------------------------------------------------------------------

【译者简介】

陆大鹏,英德译者,热爱long ago与far away。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希尔妃德
    三颗半吧 我真的好奇莱拉这种知识分子除了游行抗议还能干什么 反正就是当局全是错 谁当政反对谁 自己毛线都提不出来 满嘴只要民主自由就行 2019-09-26
  • 小猴子曰
    伊拉克战争爆发时,在读初中,每天通过新闻关注伊拉克局势(一个初中生,其实根本看不出什么门道),看到各色政治势力粉墨登场,似乎越搅越乱,没有人能够提出有效解决办法。阅读本书,了解到战乱中民众的状态,战争是如何毁掉人们正常生活的,我们通过新闻报道中得知的消息,在当地人严重又是什么样子。读到一个印象很深的概念——人工构建,可结合《瓜分沙洲》《阿拉伯的劳伦斯》等书。2019-07-07
  • WilliamJunkie
    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阿拉伯世界的动荡也原本是区域性危机,但快速地、广泛地、似乎并无理由和逻辑地影响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019-07-1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