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消失在近代黎明中的先驱者们
“凛冬时节”的最后抗争
日本是东亚地区最早进入近代化转型的国家。从明治时代起,一批知识分子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思想,为其建立平等而和平的社会的理想所倾倒,并翻译相关经典著作向社会推广,由此诞生出了日本最早的社会主义思想。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中江兆民、幸德秋水、大杉荣、堺利彦等个性鲜明、命运迥异的思想家。虽然在日益黑暗的大环境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历史长河中折戟沉沙,但这些先驱者留下的探索足迹依然能给后人重要的启迪。
《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史》是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梅森直之的思想史代表作,聚焦明治后期到大正时代,对这一时期日本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详细的梳理,结合日俄战争、伊藤博文暗杀、大逆事件等重要社会事件,展现了包括大杉荣在内的诸多早期社会主义者的思想和行动的意义,以及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性格、思想、命运之间的相互影响。
作者认为,日本早期社会主义并不应仅仅被视为到达马克思主义的中途点,更重要的是其中包含了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性矛盾的审视和追问。尤为珍贵的是这些思想家直面问题的姿态,有人在决定论式的社会观与个体自由之间挣扎,有人为如何在民族主义之外找到能成为普世团结纽带的共同性苦恼,而困扰他们的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因此重新审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展示其多样性与深刻性,其意义至今亦未过时。

梅森直之,活跃于当今日本思想史研究界的知名学者,1962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2002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博士,现任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日本近代社会主义思想史,大众思想史,东亚政治思想史。
译者简介:
王盈,上海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中心副主任、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日本国爱知大学客座研究员、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日关系,宗教与国际关系。著作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非洲外交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日本宗教团体与战后中日关系及我国的对策研究”(17CZJ024 748),在中日两国发表中文、日语论文十数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于《现代国际关系》《东北亚论坛》等核心期刊。
臧志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政治理论,日本政治与行政等,著有《政府政治》、《文化改造与社会变革》、《变革中的日本政治与外交》(合著)、《日本公务员制度与政治过程》(合著)等,以及《论日本的新保守集权改革》、《日本自民党派阀政治研究》等论文;主持过《冷战后日本财界与外交政策过程研究》、《日本地方行政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研究项目。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基瑞尔
    “本书无疑对什么是早期社会主义这一问题提供一个单一的解答。本书所尝试的是,通过再次聚焦用「现存的社会主义」这个滤镜难以看到的种种要素,重新思考那些被称为早期社会主义者的人们的各式各样的个人生存经验的意义”。从书单的变化,扣紧事件本身,创作的改变;还是足够展示一幅思维激荡的画卷。虽然读得些微吃力,但坚持下来还是有兴趣的。2023-10-15
  • 111
    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包括资本主义批判2023-03-21
  • 齋藤景雲
    这本书介绍了日本早期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和发展,以及这些思想家们的个人背景、思想和命运。通过这样的地貌来理解背后地形产生的原因即社会与时代的背景,更能深入其中来思考这样的地理环境又是如何塑造一地的风土。这也是日文标题的原意,要从时间与空间来把握思想及背后的潜流。早期日本社会主义思想家们并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性矛盾的审视和追问,以及他们直面问题的姿态。可以说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才有了尝试社会主义的可能性,顺延下去则必然面临决定论式的社会观与个体自由之间挣扎,为如何在民族主义之外找到能成为普世团结纽带的共同性苦恼。这些问题今天依然存在,因此重新审视早期日本社会主义思想的多样性和深刻性,才能寻找标准答案以外的可能性。2023-04-2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