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这是一堂北大爆款书法课。练了多年书法,但对其历史和流变一知半解?在景区看到一幅对联或一块匾额,却连字体都分不出?王羲之、颜真卿、米芾、张旭等书家都知道,却不了解他们的字究竟好在哪里?一幅字明明写得歪歪扭扭、涂涂抹抹,却被公认为佳作?……北京大学书法课老师方建勋以独创的六度书法理论体系,从书体、笔墨、性情、书写、观念和再造的维度,带你邂逅一位位书法大家,领略一幅幅名帖佳作,深入理解中国书法艺术。

 这是一把打开中国传统文化密码的钥匙。从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骨文、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大篆,到秦代的刻石、汉代的简牍;从魏晋时期的行草尺牍,到唐代的楷书名碑;从宋元时代的文人书画,到明代的竖轴巨制,再到清代的金石风潮,书法始终在场,从不缺席。可以说,5000年中华文脉,24朝艺术传承,空间、时间、节奏、造型、虚实、阴阳、刚柔……中国人对美的各种感悟,都凝聚在书法极纯粹的线条、极简单的黑白世界中了。理解了书法的美,你就能更轻易地理解其他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

 这是一份书法习字入门指南。想学习书法,要从什么字体练起?怎么选择纸和笔?应该从描红开始,还是从临帖开始?临帖又该从什么开始?……系统讲述如何习字,配合350多幅名家作品和珍贵法帖、临帖进阶清单,以及方建勋老师亲自录制的教学视频,让你更轻松地踏上书法学习之路。


方建勋

 教育者。他是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副会长兼教学总指导,在北京大学开设的公选课《书法审美与实践》一座难求,深受学生喜爱。

 研究者。他是北京大学美学博士、艺术史博士后,主要从事书法篆刻研究,著有《书法课:字美在何处》《书法课:临帖九讲》《书法课:行书的故事》《印境》等作品。

 实践者。他修习书法三十多年,坚持每日晨课,作品曾入选“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大展,在国内外举办过多场个人书法篆刻展。

 传播者。他是中央电视台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是得到App《方建勋·中国书法通识》课程主理人,他还曾赴英国、西班牙、日本、埃及等国家的大学讲授书法。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安子想隐居
    对的起通识二字,从书体到笔法结构章法,再到书写者的个人性情、风格,各种观念组成了书法美学。2023-08-10
  • 伊府掌事大丫头
    历史讲到文字从小篆到隶书的隶变由象形到抽象的变化,其实这种分界也仅仅是相对化的,甲骨到金文,已经做出了改变,金文到小篆,改的地方也不少,只是小篆到隶书改变更多,而后隶书又演变成章草,楷书,每一步都在朝着符号化前进。2023-08-10
  • blingbling
    看完了一遍。获益匪浅。原来王羲之现在留下的书法作品都是后人临摹的。并且他们写的还是指甲盖大小的小字。如果可以穿越回去看看他们现场书写的情景或者有机会一赌真迹就好了。2023-08-0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