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小说的书名“万灵节”是西方的一个宗教节日,在万圣节的次日。该节日纪念死去的信徒,其罪尚未洗净,还不能上天堂。在这一天,人们相信亡灵会归来。故事的主要场景并不是发生在万灵节,然而故事的主人公阿瑟·唐恩倒像一直生活在这样一个节日——半明半暗、阳间和冥界的交错之中。故事的主要发生地是德国首都柏林、西班牙和其它一些欧洲国家。小说主人公着迷地寻找一种方法,以便能清楚地记录下正在发生、然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形象和声音、记录下历史和现实明暗交错的“幽灵”。作家似在暗示,历史是一种虚构,而文学却是一种真实。《万灵节》是一部欧洲的思想小说,曾被德国一家报纸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50本小说之一。


塞斯·诺特博姆(1933— ),现代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语出A. S. 拜亚特),生于荷兰海牙。他是诗人,也是旅行作家和翻译家,作品中的实验风格最让读者印象深刻。多年来,他遍游欧洲,用文字表达他对生活和自我的思考。他获得过各种文学奖项,包括P. C. 胡福特奖、飞马文学奖、康斯坦丁·惠更斯奖、奥地利欧洲文学国家奖。近年来,诺特博姆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有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名单中。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LC
    这本书是不能当小说看的,我看得很慢,差不多3小时才看60页。里面的哲思太多了。所说作者塞斯·诺特博姆是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提名人,以他的功力就算不得奖也值得名垂世界文坛!2022-11-21
  • 龙之芥
    书中主人公阿瑟是个影像收集者。他热衷于拍摄黎明和黄昏的场景,把拍摄晨昏的过程当成专长。他喜欢几近漆黑之时的灰色调,无论是建筑工地上的照明灯,荒凉街道上的霓虹灯,旋转的冰蓝色、琥珀色的顶灯疾驰而过的火车的信号灯等等这些不可名状的幽暗中的光,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人性的真实,是否也是只有在孤独的黑暗中才能照见生命的真实?记录黑暗,是有朝一日“能用别人无法做到的方式,去拍摄曙光”。其实,对生活的体验就像是收集影像,抠住图像的表层却谓必抓住内心的含义,凝固住了生活的瞬间却留不住时间的流逝——结果有可能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思维某个角落里,尽管那些影像里每一个细微之处都留住了,但我们以后再次面对时能理解的东西仍是有距离的,对目下与一些潜意识中的认知仍会有所损耗。2009-02-12
  • Alain
    走路,不停地走路,就好像在脚下、在我们身体的终端有这样一个电极,踩在大地上的时候会接通世界的全部讯息,街道、城市、大自然通过人来思考,地图在脚步的勾连下变作电路图/星图,我们是一个个灯泡/恒星,忽闪忽闪。“要不要喝杯咖啡?”这般简单诚挚地,诺特博姆邀请我们同他一道散步。2022-01-1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