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这本并不厚重的书里,贝尔福斯探讨了世间最为厚重的话题:生与死。自杀,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终结,还是生命进程的另一种选择?这个被朋友称为“考拉”的人,平静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并把他剩余的一切留给了生者,生者的情感因此变得复杂。就在这里,一切戛然而止,贝尔福斯转而探究仅存澳大利亚的考拉的历史——殖民者的到来改变了这一无欲无求的物种的命运。两个毫不相干的故事,两个“考拉”,这其中又有怎样的联系?


卢卡斯•贝尔福斯(1971— )

瑞士当代文坛最成功的剧作家之一,现为苏黎世剧院驻院作家。其戏剧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在世界各地公演。他的小说创作亦成绩斐然,2008年首部长篇小说获得巨大成功,摘取当年德国图书奖、安娜•西格斯文学奖、席勒文学奖、雷马克和平奖等重要大奖,被翻译成15种文字。长篇小说《考拉》获得2014年瑞士图书奖。贝尔福斯人生经历丰富,对社会具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和批判力,他的作品往往对人性、社会、责任、良知等进行深刻的剖析,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与反思。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刘liu
    省图借。1:几乎没有故事情节。不过为了阐述自己的观点,中间加入了一大堆考拉的历史,很难说这种处理的优劣,但是还是有的意思的。2:关于生死,恐惧,工作,自杀的思考。问题不在于,他怎么就自杀了呢?问题其实是,你们为什么还要苟活着?你们为什么不尽早结束辛劳?2023-06-17
  • kuba
    对他人生活不加评判,坦然接受生活的“失控”感。像警惕消费主义、广告影视给予考拉的华丽包装一样质疑每一个“现成在手”的观念。当勤奋不再被用来对抗恐惧,优越工作不再成为所谓的福报,一切都值得被容忍。“工作填充着空间,懒惰就躺进时间的怀抱,和她成了情人。懒惰喜爱伤痛,却认不得恐惧。世间万象面前,它无动于衷,远近相融,懒惰不懂得区分现在和未来…懒惰要评判,却不奋斗。而不懂得奋斗的,也不被允许活着。”这竟然是瑞士作家写出来的文字,自钟表开始规定时间起,大抵所谓“乌托邦”本就已不可想象…2023-07-13
  • Echo.
    前面挺好看的,后面画风变的有点快emmm,没太懂,感觉不太协调2022-06-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