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想象怎么能是历史呢?

历史学家要进入已逝的世界,光靠方法理论那一套是不行的,还需要大胆想象。

《拉莫莱特之吻》有四个目的:第一,是要显示过去如何作为暗流存在于当下;第二,是要通过个案来分析媒体的作用;第三,借《拉莫莱特之吻》的写作过程来昭示媒体研究中的历史向度;第四,在这些讨论的基础上探讨宏观历史以及与历史相关的其他人文领域。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哲学学会院士,哈佛大学卡尔·福兹海默讲座教授、图书馆名誉馆长。达恩顿是英语世界中最重要的法国史专家之一也是文化史、阅读史方面的领军人物。他和他的著作普获多项学术奖和图书奖,包括美国的麦克阿瑟奖、美国国家图书评论奖,以及法国美第奇奖提名。代表作有:《拉莫莱特之吻有关文化史的思考》《居猫狂欢: 法国文化史钩沉》《法国大革命前的畅销禁书》《启蒙运动的生意》《催眠术与法国启蒙运动的终结》。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陆钓雪de飘飘
    搞书籍史研究的人常常陷入细枝末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他们的研究有时太零碎,即便让他们所有的人都集中研究某一个国家,他们的成果加起来都不大可能把这个国家书籍史的总体情况说清楚,更谈不上引进比较的角度和借鉴不同历史领域的研究成果了。但是书籍本身是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语言和民族的。写书的人常常是一些本来就属于全人类的文人,印书的人不一定认字,卖书的人每每要跨越国境线,读书的人往往会讲另一种语言。作为研究对象,书籍也很难被归属于某一个领域。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文学、经济学、社会学、目录学,任何一个单一学科都不足以充分揭示一本书的历史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所以,从性质上来说,对书籍史的研究必须在范围上跨国际,方法上跨学科。但这不意味着可以不要统一的理论框架,因为书籍毕竟属于一定的传播线路系统,按一定规律运作。2023-12-11
  • 莫听穿林打叶声
    我理解,这是一本教人如何做学问的学术随笔,一些篇目确实有启发。作者学识渊博,材料文献信手拈来,运用自如,但我功力不足,很遗憾,get不到作者的点,只能有待来日了。2024-03-15
  • 田季琰
    有待重读。译笔极好(具体讲是一股兰姆、E.B怀特的俏皮劲儿)抵消了一点专名翻译的错漏之处(没跟上一版比较,不知道修订改了多少错)。给电视制片人的信和学术著作出版窍门两篇笑得非常开心,细看了谈书籍史、阅读史的部分,可能是我悟性有限,只感觉没法套用在此地。书评部分很棘手,因为所评的书一本没读过。强调心态史构建整体图景的方法论值得玩味。2024-01-28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