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論文集為2012年6月25至26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轉折」國際學術研討會之成果集結而成。

本次會議之目的,在於推動漢晉與唐宋時期的藝術史研究。魏晉時期為中國圖象文化史中所謂「藝術自覺」誕生的關鍵階段。過去由於材料的限制,相關討論多集中在東晉顧愷之的傳世畫作或是畫論著述研究。在新出土考古材料的輔助下,若能將墓葬圖象材料與傳世畫作、文獻相對照,重新審視漢末至魏晉時期繪畫發展的過程與變遷,當有助於擴展學界對於這一轉折時期的研究。

唐宋變革在性質、內容與涵蓋的層面都與魏晉變革有本質上的差異,向來為史學界所重視,相形之下,目前仍然缺乏關於唐宋轉折的藝術史研究。本論文集即希望能由漢唐之際的佛教相關圖象變遷、唐宋之際「繪畫」圖象呈現方式的革新等方面切入問題,為漢晉與唐宋時期的藝術史研究提出新見。

主編◎顏娟英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合聘教授,曾任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2001~2003)。研究專長為美術考古。

代表論文:〈北齊禪觀窟的圖像考──從小南海石窟到響堂山石窟〉(《東方學報》70,1998);〈從涼州瑞像再思考敦煌323窟、332窟〉(《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專書:《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895~1945》(1998)、《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2001)。主編:《上海美術風雲七十八載──1872~1949申報藝術條目資料索引》(2006)、《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2010)等。

主編◎石守謙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富丘
    太好看了,比综述有针对性,比专述有延展性,能把脉络梳爬得这么有机、连贯和富有启发性,真的棒!2021-03-12
  • zhuhuanghao
    题目起这么大真肉麻 名不副实。佛教偏多,有一些个案还算有趣。好几篇为了点题而点题 如小学生作文 2020-02-20
  • 小型穿山蝸
    书名起“唐宋之变”,很容易被误拿来和Peter Bol的唐宋之变对读,事实上本书收录的文章总体上更倾向于阐发“汉晋”到“唐宋”的变化——绘画意识和观者意识的觉醒——而非“汉”到“晋”、“唐”到“宋”之变革。有关这一时期,宫廷画、文人画、以及书法其实更能说明问题,但本书受限于论文集形式,内容侧重墓葬与佛教美术,导致书名看起来不够精准(语法上也有歧义),不过不可否认文章很精彩。2020-06-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