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继《五四运动史》之后,周策纵教授续谈五四运动及近代思潮的精彩篇章

◎从古代社会与思想史的探索方法,到出土陶文的考释,从对内地学术界的印象到对青年学者的期望,一位学者的渊博学识与肺腑之言

《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由“文史宗哲篇”与“五四及近代思潮”两部分组成。“文史宗哲篇”涵盖了周策纵教授探讨古代社会思想、“人与大自然”观念,以及与饶宗颐教授探讨陶文考释等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文章;“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则收录了周教授纪念胡适先生的文章以及有关五四运动、中国文化现代化、简体字的文章。

通过《周策纵作品集2:文史杂谈》,读者可以进一步了解周策纵教授在历史、哲学与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而“五四及近代思潮”部分可说是周策纵教授在《五四运动史》之后续谈“五四”的精华之作。

------------------------------------------------------------------------------

我常说:五四运动是一件活的历史。因为它的目标永远值得大家去努力奋斗达成。它给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巨大而长远的。即使是它的缺失,也提供给我们一种严肃而重大的教训。它不但留给中国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一些艰巨的使命,也留给所有的中国人一个远大的任务。从广义说,它也许可以鼓舞世界上许多学生、青年和成年人,对各种文化传统和社会问题,多引发一点兴趣,去共同努力创造一种能包含各个传统的新文明。

——周策纵

周策纵,湖南省祁阳县人,是名满中外的汉学大师。周教授1942年毕业于中央政治大学,1948年赴美留学,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其后任教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及历史系,被授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其代表作《五四运动史》(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于1960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影响甚广。周教授于学无所不窥,甲骨、金文、经学、红学、历史、诗歌、小说、翻译等皆有所涉猎;为文熔铸古今,汇通中外。既为当今士林仰望,亦足为后世所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羖参
    本来就是个松散杂凑的集子,卑之无甚高论,还编得一塌糊涂。编者完全不顾文体、性质,甚至把别人对周的答复、访谈也混入正篇,还画蛇添足地逐篇标上序号。没见过这么荒唐的编书体例。编后记居然把“底本”称作“书稿”。2018-07-12
  • 摸鱼居士
    上篇大端在考释文字及其他,下篇大端在议论胡适与五四,诚然有其见解高明处,而多数是自其大者而言之,所谓天人合一文化文明云云,不免失之剀切。2018-01-31
  • 比之匪人
    叹为观止,一个“来”写了40多页!只是不明白“六周教授龙山陶文考释书后”“八答周策纵教授“为什么不是附收入?可明明是饶宗颐老的作品呀。不严谨-1星。2019-03-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