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宋代若干议题的透视》是作者近年来有关宋代研究的部分文稿汇编,分为上、中、下三篇进行专题式的论述。上篇为“庙堂之上的‘文字’”,这“文字”既包含各种类型的官方文书,又囊括反映朝廷一举一动的邸报,以这些“文字”为中介,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庙堂与江湖之间的起起伏伏;中篇为“礼制与民俗”,详细地阐述了盛行于宋代的丰富多样的民风民俗,宛如一幅《清明上河图》于我们眼前徐徐展开;下篇为“家与国的认同”,积贫积弱的宋代,士大夫们用自己怀揣天下、心系万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表达对家和国的深情挚爱。尽管那份沉重的道义已沉寂,但那些面容依然鲜活……

游彪,男,1965年出生于四川省简阳县。1982至1986年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86年考入河北大学,师从著名史学家漆侠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获硕士学位后留在河北大学历史系任教,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晋升为河北大学历史系教授。1997年9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学者王曾瑜先生。代表性著作《宋代荫补制度研究》、《宋代寺院经济史稿》等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冬牧场
    历史书写只是材料的堆砌得到一个一般的结论可真是一点儿意思没有呢现在觉得理论方法真的是秘方,人文学科里有了理论和路径,水煮白菜都觉得好吃。 @2018-11-22 10:50:30 @2021-09-12 12:22:122022-12-27
  • 三清喵
    游彪先生近年的论文合集,其善于大题小作,每一篇论文其实都可以铺陈为一篇硕论。以《道教与宋代社会生活的融合》一文为例,其引言即高屋建瓴地指出崇道是赵宋祖宗家法之一个侧面,台湾学者陈柏勋的硕论《天庆观、道书与道服》也不约而同地强调宋代崇道是祖宗法度,这恰可补充邓小南先生《祖宗之法》未涉宗教方面的遗憾。2019-09-08
  • 面面
    几年前翻过,不太过瘾。2020-05-31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