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狐狸不属于野兽,不属于我们人类,也不属于神灵。她是一个永恒的偷渡者,一个在世界之间穿梭自如的移民,被抓到逃票时,就会用尾巴玩球,表演她廉价的小把戏,目光极为短浅地将观众转瞬即逝的赞叹当成了爱。那是她的荣耀时刻。其他的一切都是恐惧的历史:逃避猎人的子弹、不停狂吠的猎犬、迫害、殴 打、舔舐伤口、羞辱、孤独和廉价的安慰——一串鸡骨头做的手摇铃。狐狸是作家的图腾。杜布拉夫卡·乌格雷西奇(Dubravka Ugrešić,1949—2023),克罗地亚裔荷兰籍作家,出生于前南斯拉夫,在萨格勒布大学就读期间,主修俄语文学及比较文学,并开始文学创作,毕业后留校从事文学理论研究工作,于198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1年,南斯拉夫内战爆发,杜布拉夫卡因公开反对战争及民族主义,遭到国内舆论的猛烈攻击,于1993年被迫离开克罗地亚。此后,杜布拉夫卡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柏林自由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1996年定居荷兰阿姆斯特丹,从事小说创作、文化评论、翻译、文学研究及编辑出版等工作,致力于推动母语的开放性,维护文化的连续性。著有《渡过意识之流》(Fording 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谎言文化》(The Culture of Lies)、《无条件投降博物馆》(The Museum of Unconditional Surrender)《多谢不阅》(Thank You for Not Reading)、《疼痛部》、《Baba Yaga下了一个蛋》(Baba Yaga Laid an Egg)、《狐狸》等作品,已被翻译为三十多种语言,获南斯拉夫NIN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纽斯塔特国际文学奖,获国际布克奖提名,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短名单。杜布拉夫卡坚持用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写作,但拒绝承认自己是克罗地亚作家,她将自己定义为“跨国界”或“后-国家”的写作者,并于2017年参与签署克罗地亚、塞尔维亚、波黑及黑山知识分子及公众人物联合发起的《共同语言宣言》。刘伟,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自由译者、撰稿人。译有詹姆斯·索特《这一切》。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鳄鱼
    “真正的美会像一场地震那样把我们夺走。”2024-06-04
  • 芙徂
    好久没有一口气读完一本书了,就像是追着一只狡黠而神秘的狐狸一直奔跑,而停下的那刻怅然若失,也忘了自己是在寻觅,还是在逃亡。2024-03-31
  • 绫野蓝
    文学性很强,在对别的作家、文本虚构的追寻里,穿插真实的个人体验,民族记忆。从开头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写作手法非常强,嵌套使用非常熟练,并且不突兀,作者看皮利尼亚克,犹如带我们看《狐狸》的另一种方式。狐狸是“狡诈和背叛的图腾,是作家的图腾,所以《狐狸》也是贯穿始终的文字游戏,分辨不清楚什么是真实的部分,什么是虚幻。然而作者表明这一切是否可靠都不重要,毕竟我们只是脚注,是闹剧。写作手法厉害的同时,作者文笔也很好,很多情绪的捕捉和表达,给人强烈的共鸣。最喜欢博扬、遗孀和皮利尼亚克的故事!2024-04-26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