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自体心理学最后终将证明不仅是有价值的,且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是关于如今的驱力与防御心理学所适用的领域。

——科胡特

在《自体的重建》这《自体的重建》中,科胡特对于他在《自体的分析》这本先驱之作中所提出的理论,不仅加以扩展,同时也加以澄清。在古典的精神分析传统中,专业地耕耘了一辈子之后,科胡特已经认知到古典分析理论的某些限制。如今他无畏地增加一个新次元,以补古典理论的不足。

自恋,在科胡特的用语中,不是贬抑的字眼。健康的自恋相对於自恋型人格障碍来说,好比一个可以提升我们的生命享受与能力的发挥,而另一个则反之。自恋在发展上来说,不只是为了通往客体爱而必须克服的暂时阶段;它有朝向成熟的单独发展,与客体爱的发展并肩前进且彼此纠缠。如今科胡特勾勒出自体心理学的大纲。他以这个新的心理学来解释症状与症候群。他把自体摆在人格的最中心,检视它在健康与疾病中的起源、成分与发展;并引以为跳板,来讨论自恋型人格疾患的精神分析的治愈与结案阶段的概念。

科胡特以丰富的临床资料细心地支撑其综合论述,因而对于传统既定的理论所无法充分含括的临床观察,他不惜与传统决裂。《自体的重建》这《自体的重建》中,包含了很多具挑战性的想法。自体心理学与冲突理论的关系究竟如何?与自我心理学呢?与俄狄浦斯情结呢?精确地说,什么才是心理健康?分析师如何知道,何时他的病人已经被“治愈”了?这些只是作者所回应的问题中之一部分。

这《自体的重建》是为了那些不满意其临床治疗结果的人而写的。这样一《自体的重建》证明了,自体心理学观点的应用如何让分析师在与其病人的沟通中,发现新的与常常想不到的意义,因而提供其诠释全新的治疗支点。这《自体的重建》尤其是为了那些有这样理解的人所写的:科学如果要保持其活力,就必须维持其开放的心态。

作者简介

海因茨•科胡特(Heinz Kohut)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学位,在芝加哥大学接受神经学与精神医学的训练,后来他也成为这里的精神医学教授。他毕业于芝加哥精神分析机构,并成为教师、培训分析师、与精神分析教育委员会的委员。从1972年起,他成为辛辛那提大学精神分析的客座教授,而这所学校在1973年颁给他科学博士(Doctor of Science)的荣誉学位。科胡特在1946至1956年成为美国精神分析学会的会长,而在1965年至1973年成为国际精神分析学会的副会长。从1941年起,他成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文献的副会长。科胡特的早期文章,把精神分析的领悟应用于文学与音乐的理解之上。他也曾经写过关于精神分析教育的主题。1957年,在他一篇主要论文中,介绍了精神分析的操作型定义,给予内省与神入特别的强调。他最后十年的研究都聚焦于自体。

译者简介...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Bigstrong
    书内容很好,翻译不理想,建议比较专业的人才看。或者去读原版2014-01-18
  • 大盼盼
    一度想要放弃 可是还是咬牙读了下来。阿拉吧啦读懂了一些 希望在不断的精神分析学习中 完全读懂2023-04-02
  • lisa
    “要接受自己所尊敬的人物的缺陷是很困难的。” 科胡特面对弗洛伊德是如此、子女面对父母是如此、个体面对那个不完美的自己也是如此2023-04-1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