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电子书
读书
大书架
首页
读书
小说文学
思慕宫
书名
思慕宫
作者
马哈福兹
格式
PDF
ISBN书号
9787532730230
出版年
2003.5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
392
定价
35.00
装帧
精装
标签
小说
埃及
诺贝尔文学奖
阿拉伯文学
埃及文学
马哈福兹
开罗三部曲
纳吉布·马哈福兹
豆瓣评论
用随机头像的人
好。读前面一点的时候,我还以为凯马勒要变成传声筒呢。
2021-08-25
约古鲁老人
凯马勒是重点描写的人物,他在青春期时的爱情和众多文学爱情悲剧一样。大哥算是人生赢家了。
2021-01-04
Lee
开罗三部曲第二这一部着重写凯马勒和他的“单恋”生活,爱阿伊黛却又不得,马哈福兹描写这时心里独白的语言真是太绝妙了,不愧是大师级作家。法赫米死后的艾哈迈德家已不像从前,父母身上都有着厚重的悲哀与忏悔,生活在平静中却波澜起伏的展开,最后阿伊莎家庭的疑似破灭又为第三部埋下了引人致胜的悬念。马哈福兹的小说中始终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感,虽是家庭,但由点及面,映照出埃及社会历史的全貌
2021-05-15
sergeli
不觉得凯马勒是埃及的隐喻,他更像是马哈福兹对埃及的期许。经历了《两宫间》的社会动荡,到了《思慕宫》这,重点移至对传统宗教观念以及政治的反思。凯马勒承担了觉醒者这个角色,但是就像现实中埃及社会那样,这种觉醒也是温和、迷茫与缓慢的。
2021-03-06
一枝菜头
阿拉伯语文学很美,可惜很少人看原文。
2021-02-28
Selene 葱
在具有浓烈的阿拉伯风味的同时也将出了很多人类社会的普世道理,这才是诺贝尔文学奖该有的样子
2023-03-08
读英文书雪耻
语言里除了陈词滥调,没有其他东西。故事中出现两次离婚,可能是因为是埃及中上层的缘故。英国治下还有妓院。为什么小说里几乎没有埃及特有的元素?用直接引语打天下的小说一般都被当作low爆(我以前也有写)。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他能得诺贝尔奖?
2023-05-17
逃走了的Yoyo
开罗三部曲之二。渐入佳境。
2023-05-13
乔迁
本想在这本书中寻找开罗。却没想到找到了我自己。亚辛的荒唐、狂欢、放纵、寻欢作乐与渎神。凯马勒的禁欲主义转向纵欲主义,对理想女性的美化,爱而不得的失落。(二读)以前觉得马哈福兹写得有点脱节,很多地方不够连贯。现在才明白了这是他的写法,他个人的迷惑与困局,他青春时因一厢情愿造成的对现实的忽略,的重述。“很多事情在我们不知道时发生。在我们不知道时结束。”三部曲中最好的一部!永恒的伟大杰作!
2022-06-26
青禾
又名《思宫街》。相比第一部,意识流手法更明显,第二部以凯马勒为主,剖析他关于宗教、友谊、爱情的思索。第二部中亚辛和凯马勒对父亲艾哈迈德的反抗更加有力,自从法赫米去世后,艾哈迈德一家也从妇女不能出门的守旧传统中走出,同时父亲的蛮横、专制也慢慢再解体。第二部也是以死亡做结尾,比第一部更加含蓄,同时有着新生。对于凯马勒青年知识分子的迷惘痛苦和书里孩子反抗封建家长的经历,隐隐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大概年轻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2021-11-16
坚冰深处
最爱之一。感觉自己和主人公太像了
2015-01-23
巴尔扎小人
马哈福兹还是挺幽默的
2015-08-31
南方
2017。开罗三部曲之二。结尾处,凯马勒身穿白袍,一个人坐在屋顶上,焦虑而又绝望地等待来自怡心园街的消息,这个画面一直定格在脑海中
2017-12-29
#暗蓝#
三部曲的结构是很严谨的,这一部理所应当成为承上启下的一部。小弟的失败让人揪心,大哥和父亲之间互不相认但实际发生的“传承”令人啼笑皆非。这一部依旧以悲剧和死亡作结,为最后一部留下了惨淡而凄苦的伏笔。
2017-10-10
大人!
读完这一本应该敬凯马勒一杯,为他高兴,为他难过,为他感动,他是埃及的隐喻。
2018-09-02
热门推荐
1
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2
西方文明4000年
3
不被大风吹倒
4
草民
5
她的秘密人生
6
萧关道
7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8
时间贫困
9
中国石窟简史
10
有生
豆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