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纳吉布·马哈福兹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开罗三部曲是他的重要作品。小说通过一家三代人不同的命运,描绘了一九一七年至一九四四年间埃及社会历史的种种变迁,每一部侧重描写一代人的生活,并以该代人的居住地作为书名。作品颇似一幅埃及现代的风俗画卷。

第二部《思慕宫》主要描写这个家庭第二代人的生活。大儿子仍然过着荒淫的生活,毫无追求;小儿子为了祖国的独立,毅然选择了进师范学院学习,同时对宗教产生了怀疑,但没有具体的奋斗目标。同时,失恋的打击使他悲观失望,整天沉湎于酗酒、寻找女人的刺激中;阿依莎的丈夫、两个儿子都因伤寒症而亡……作品表现了当时埃及人民一种彷徨、困惑的心态。


纳吉布·马哈福兹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埃及开罗杰马里那区的一个公务员家庭。他四岁时就被送到私塾学习《古兰经》,接受宗教启蒙教育。

1930年,纳吉布·马哈福兹进入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学习,接触了西方各种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逐步接受了一些社会主义思想和科学观点。

1934年大学毕业后,他一边留校工作,一边为一些哲学杂志撰稿。他先后在宗教基金部、文化指导部等政府部门任职,曾任文学艺术最高理事会理事、电影局局长和文化部顾问。1970年退休后,他进入《金字塔报》编委会,任该报专职作家。

本世纪20-30年代的埃及正处于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风暴之中,在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下,马哈福兹从一开始创作,便以明确的历史责任感,承担起了一个正直作家的责任。他最初发表的三部历史小说《命运的嘲弄》、《阿杜比斯》、《埃伊拜之战》都是表现爱国主义的。 40-50年代是马哈福...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用随机头像的人
    好。读前面一点的时候,我还以为凯马勒要变成传声筒呢。2021-08-25
  • 约古鲁老人
    凯马勒是重点描写的人物,他在青春期时的爱情和众多文学爱情悲剧一样。大哥算是人生赢家了。2021-01-04
  • Lee
    开罗三部曲第二这一部着重写凯马勒和他的“单恋”生活,爱阿伊黛却又不得,马哈福兹描写这时心里独白的语言真是太绝妙了,不愧是大师级作家。法赫米死后的艾哈迈德家已不像从前,父母身上都有着厚重的悲哀与忏悔,生活在平静中却波澜起伏的展开,最后阿伊莎家庭的疑似破灭又为第三部埋下了引人致胜的悬念。马哈福兹的小说中始终弥漫着厚重的历史感,虽是家庭,但由点及面,映照出埃及社会历史的全貌2021-05-1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