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刘伟平
    我们如何看待未来的自己,我们就会如何对待当下的生活。一般来说,我们会把多年以后的自己,当做陌生他人,我们会让未来的自己承担更多的责任、任务,只有我们与未来的自己产生更多联结,我们才会在当下为其提前做好准备。那如何与未来的自己建立联系呢?书里给出了几个建议,例如模拟未来自己的样子、给未来的自己写信互动、站在未来的角度回到当下、以天为单位更具体。2025-03-06
  • comma
    未来的自己确实大多数时候都像是一个陌生人,被放大的当下,虽然我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会影响明天的自己的状态,会影响未来的自己的身体,但还是会继续熬夜哈哈哈哈哈。书中提到了很多为什么会和未来的自己链接这么弱的一些证据,但如何改善,感觉后面几章没有太多启发,整体一般般。2025-05-01
  • 未来的小熊猫
    当我们更了解更亲近未来的自己,才能更好地做出对未来自己更好的选择和计划2025-03-15
  • 良弓James
    用强制的办法比如ksafe 安全柜,控制自己当下的诱惑,用未来的自己和享受,思考当下应该如何生活和做事。里面写的太多理论,反而看不明了,能以终局状态思考当下的,是一种思维习惯和方法。2025-05-29
  • 心若无涯
    定好目标,从想要的终点倒推至现在进行目标管理并实现2025-07-27
  • 脱离了高级趣味
    看个标题与每章尾小结即可,书名是唯一有价值。2025-04-06
  • 青蜂侠
    非常适合使用 AI 总结的书2025-05-19
  • 达观为人
    说的是与未来自我的博弈,应用场景超出我的想象。疫情之后,未来不确定得令人焦虑,导致了对当下自我的过度关注。人生得意须尽欢不是不对,只是需要有个度,需要在决策时冷静衡量一下未来自我需要承担的风险和痛苦。这书很及时,就是书名不太行。# 自己,是个尚未完成的作品#2025-03-29
  • 柳比德
    “拖延症的本质:一种让未来的自己去做现在的自己想逃避的事情的欲望。”2025-03-09
  • 汀诺
    写的很一般,没啥建设性内容!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