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论

  • 南堇安
    可读性太差了,作为调查报告也不好评论。2025-06-06
  • 451½°F™
    可谓网络和信息技术下的新「田野调查」,对于快递系统和从业人员的泛宏观化的研究论文,书中的大多数数据和论点更像一份「行业内参」,虽然还是有不少的从业人员口述经历,作者本人通过实操也透露出不少的行业内幕和弊端,但是从普通读者的阅读角度看,还是有些半吊子和意义不明。2025-06-07
  • 许有理
    ◆ 现代服务行业的特点之一是消费者会为了自身的利益协同资本共同监管工人的劳动过程。◆ 人情法则,黏性用工。基于血缘、地缘等关系进入公司的员工相对其他员工也有较强的稳定性。在合同关系之外,往往还存在着一套人情法则来约束双方的行为,而且这套人情法则的约束力要远远超过合同的约束力◆ 资本会通过各种方式在快递员的身后推动他们嵌入社区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看似意料之外的结果,其实早已在资本的精心计算中。◆ 总部会通过破产分公司重组、拆分经济效益好的分公司等手段来增加加盟分公司的数量,而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加盟分公司的体量,削弱其与总部讨价还价的能力。公司总部在制约分公司规模的同时,也控制了同一个公司内部快递员的数量,从而削弱了他们集体行动的力量2025-06-01
  • 子不语
    追热点话题却最终落了个寂寞2025-06-17
  • 白泽晓万物
    名字实际上只符合后半部分,但实际上前半部分有关快递行业和公司的分析才是有较大价值的,或者说全书是按照从大到小的视角展开的。此外由于文章是16年写的,因此对近年的“菜鸟驿站”或类似设施没有讨论,而这是对快递行业有重要意义的。2025-06-13
  • 远心曼临
    与陈龙的数字疾驰对比明细。1、“追”字似乎表示的是跟上而非适应;2、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不是早就研究透了嘛,难道只有快递员的劳动过程需要嵌入到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其他的劳动者不需要吗?3、只见人不见系统;4、前面几章都是组织层面的研究,还以为是中层的组织社会学视角原来劳动过程放在最后几章。虽然要看到这是16年的书,但不可否认一个小时读完没看到有什么亮点。2025-04-21
  • 文山
    有趣的是最后两章关于劳动过程中社会关系的嵌入和运用,但内容还是过于简洁2025-04-12
  • 贾小年
    浮光掠影看完的感受是揭开了冰山一角,也不为解决啥问题。2025-05-26
  • 胡安焉
    书的前半部分,对加盟制快递企业的出现、发展、组织、运作和管理方式等有很深入和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书的后半部分,提出个人从业者利用自身的人际关系网络化解快递企业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系统等造成的压迫和伤害的各种方式——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视角。但现实中问题的复杂程度和严峻性仍然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解决。2025-03-21
  • fishbird
    前一阵子读的《我在北京送外卖》和《数字疾驰》都是与互联网经济相关的书籍,后者是关于外卖员跟系统斗争的。本书可能是跟风学的一个名字,但实际上关于系统的事情并不多,书里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中国快递行业的发展历史以及行业状况,由于是快十年前写的书了,所以里面的数据对于现在参考性并不太强。作者说他的创新是把社会关系网络纳入考察的范围,但是然而,在中国搞社会学,社会关系是一个绝对不可能绕过的话题,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情和历史所决定的,所以说创新性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从内容来看,里面关于社会关系的部分也不太多,都是一些比较基本的人际关系,包括亲属、同乡、同事等,并没有特别的深入的探讨,里面的案例也不太多。同时由于作者是作为局外人进行观察的,自己并没有去亲自送快递,一些体会就会浮于表面,跟《数字疾驰》有一些差距。2025-08-04
  • 喔喔小水枪
    “系统”并不是这本书叙述的主角,副标题中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才是。2025-03-04
  • 怨鬼
    有点枯燥写出来也没什么用的博士论文 看上去很规范2025-03-14
  • 花卷er
    这本书是作者17年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田野材料确实能够看出是花了力气和功夫去体验、观察、调研了。但是如果是作为社科研究来讲,理论与经验的编织,整篇文章的架构安排好像有些随意。最最重要的是,题目是追系统的人,但是内容只见人不见系统,电子快递单、自动分拣等几年普及的技术也未出现。2025-02-24
  • 周粥粥
    作者很清晰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目前对快递员劳动过程的认知还比较感性,即只知道快递员劳动过程的艰辛与困苦,对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基本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我们还缺乏更为深入的分析。但同时,他也尽量理性的从行业、企业、资本、人、社会关系等多个角度去剖解快递员的劳动过程。田野中的一些故事,让人莞尔,也让人站在非用户的视角得以反思。2025-02-11
  • 讲究人
    “田野调查”就是大量的客观的甚至有些枯燥的数据,如果你以为这本书是描写或纪实快递员的工作和生活的,你就大错特错了,你就上了营销编辑的当了,这本书就是快递行业、公司的大量客观数据和论述,当然,纸质书仿宋体的部分显然是后加上的略带故事性的,但是太少。我特别反对一大篇论文换个好听的名字出成一本书,疑似贩卖情怀。我个人看法,论文没问题,你出书就要说清,如果是与情怀有关,那就好好写个情怀的,附带论文更权威。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