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海伦娜・罗森布拉特(Helena Rosenblatt),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中心历史学教授,是18世纪到19世纪欧洲学术史研究领域的专家,研究兴趣还包括自由主义、共和主义、基督教思想和启蒙运动等。她著有《自由价值观:邦雅曼•贡斯当和宗教政治》(Liberal Values: Benjamin Constant and the Politics of Religion),《与卢梭一起思考:从马基雅维利到施密特》(Thinking with Rousseau: From Machiavelli to Schmitt)等。

内容简介

在当今日益撕裂的公共空间中,“自由主义”俨然成了一些人的战斗口号,也成了另一些人嘲讽批判的对象。“自由主义”真是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仅是英美特有的政治传统,核心便是个人权利吗?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给房思琪写封信
    挺好的,厘清了自由主义从贵族式的“慷慨”精神逐渐民主化再到个人主义化的过程。现在太多人提到自由主义就是以“个人权益”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倒也没错,就是挺刻板印象的,这是一种狭隘的自由主义。2021-04-10
  • 少侠
    提到两百年前的欧美社会时仿佛在描述现在的中国……除了凯撒主义的危险,我们岂非也正陷于对自由的某种误解中,导致整个社会走向自私而远离公共道德?2021-04-05
  • Smooching
    我在书店闲逛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一方面,通过阅读,我对于自由主义名词定义的来龙去脉有了清楚的认识。另一方面,我认为,对自由、民主这些词语的使用,必须要考虑时代背景。所以现在西方国家推行的“自由主义”(用以对抗极权主义从而增强了个人之自由意味的现代自由主义),是完全不能被其他国家照搬的,否则就会水土不服,必须结合各自之具体情况。2021-04-04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