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托马斯・德・帕多瓦(Thomas de Padova)1965年生于莱茵河畔诺伊维德(Neuwied am Rhein,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他曾在波恩和博洛尼亚学习物理学和天文学,担任《每日镜报》科学栏目编辑至2005年。他现居柏林,职业是自由评论员,发表过多部非虚构作品。2010年,《宇宙的奥秘:开普勒、伽利略与度量天空》在奥地利被评为“自然科学/技术”门类的“年度最佳科学书籍”。

内容简介

四百年前,两位截然不同的科学家突破了当时已知世界的边界。1609年在威尼斯,伽利略·伽利雷透过望远镜观察星辰,并制作仪器和进行实验。在布拉格,科班出身的神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定律,奠定了近代天体物理学的基础,并思考着宇宙的宏伟构造。托马斯·德·帕多瓦以至今较少受到关注却扣人心弦的通信往来为基础,讲述了这两位类型如此迥异的学者之间不对等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在同样的时刻却以各自的方式探索星辰的奥秘。在彼此的鉴照下,他们的远见与固执、睿智与无知得以呈现。这是一部介绍新科学的崛起以及近代来临之际的巨大变革的作品。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深海少年王泥喜
    两位占星术师的一些生平 偏向故事性2021-10-06
  • 阿褚阿褚
    美妙的东西惯常呈现为概括的姿态,但痛苦总是精确的。就好像如果把16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人类在天文学方面取得的巨大的进步揉碎到每一年月天的枝节中,它就会变成痛苦的挣扎。作者在写伽利略时明显带有一种稍贬的态度,字里行间写满这位科学家的精明、虚荣、善辩;相比之下开普勒更符合大众的设想,热情、坚韧、固执,他的目标直指宇宙的终极,显示出一种赤诚的理想主义。然而超越时代的思考却让他终其一生都是个局外人。所以比起宇宙的浪漫飞扬,这本书更像是用丰富细碎的点滴写出在历史大潮中,弄潮儿也只能随波逐流的无奈。逼仄坎坷的前路,超越时代的孤寂,拉人深陷的泥潭,世俗不休的侵扰……和安稳柔软的幸福相比确实不够诱人。对每一个个体来说,或许普世的幸福至关重要。但就全人类来说,幸福配不上人类骨子里涌向未知的高贵。2022-01-13
  • 重湖
    一本由探索星空所串连起的双人传记,一方是用望远镜观测星辰的观察者伽利略,一方是提出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论家开普勒,作者通过这两位独立又互有交集的科学家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早期天文学的发展与革新。科学并非在笔直前进,而是一个渐进和扬弃的过程,这就如同第谷在哥白尼之后仍坚持地心说,伽利略在开普勒之后仍坚持行星的圆形轨道。虽然从今天的角度看去,伽利略和开普勒的理论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但科学是一个寻求真理的动态体系,正是因为有了两人坚持多年的努力,百年之后,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艾萨克·牛顿才能成功发现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汇集扩展为新理论。2021-08-13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