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窦德士(John W. Dardess,1937—2020),美国堪萨斯大学历史学教授,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元明思想史和政治史。

内容简介

汗青堂087:本书揭示了皇帝与文官系统四位最有权势的领袖的个人野心和决策议程的互动角逐。
提起嘉靖帝,很多人大概会想起高分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里由陈宝国老师饰演的形象。他在位45年,是明朝的政治格局。作者利用丰富的私人信件和官方文件,追溯了皇帝统治的弧线,从他匆匆忙忙、出人意料的登基,到他在礼仪、宗教和战争方面的对抗,再到他老年的暴躁和道教式的隐居。作者以他一贯的天赋写作,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有思想的、信息量大的叙述,让人愉悦。
——彼得• 迪特曼森(Peter Ditmanson),牛津大学伦布罗克学院教授
嘉靖年间的权贵人物、庞大的祭祀活动和宫廷阴谋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体现。本书为明代制度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柯丽德(Katherine Carlitz),匹兹堡大学教授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Wongchuk
    嘉靖帝,是一个绝顶聪明,但却极其不负责任的皇帝。他的一生,就是在跟文官集团怄气,二十余年不上朝却仍能握住权柄。书中将嘉靖帝的统治生涯分为四季,张璁、夏言、严嵩、徐阶,嘉靖朝不同时期的四个内阁首辅。张璁在“大礼议”中支持嘉靖,对抗杨廷和为代表的文臣集团,从而得到嘉靖帝的信任,在嘉靖统治初期,皇帝将张璁视为导师。夏言是一个技术性型的官员,能够在礼部圆满地完成任务,当首辅却差点意思。严嵩是历史上数得上的大贪,嘉靖却任其在首辅之位上呆了二十多年。最后一个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带大明走入了后嘉靖时代。如果,万历十五年是明朝灭亡的序曲,那嘉靖朝早早就埋下诸多伏笔了。2022-02-24
  • 陆钓雪de飘飘
    今日议礼朋比之故,臣等据礼,决然以皇上为入继大统之君,不应为孝宗皇帝之子。妄议者决然以皇上为孝宗皇帝之子,非入继大统之君。两论相持,三年不决。夫为孝宗皇帝之子说者,其始变于奸权大臣一人(即杨廷和)而已,礼官附之,九卿科道附之,初不顾事体之大、礼义之非者也。臣等仰惟皇上圣明,其纯孝之心如此,何忍负之,是以奋不顾身,与之辩明。其两京大小官员,知朝议之非者,十有六七;阿附不知者,止二三耳。但知其非者,少有私议,辄目为奸邪,风言谪降,并考察黜退。不知礼者,凭为举主恩人,攘臂交攻,不容人语。又如九卿六科十三道官连名之疏,岂议论同哉如九卿之首。自草一疏,不令众见,止以空纸列书九卿官衔,令吏人送与书一知字,有不书者,即令所私科道官指事劾之。虽大臣多衔冤而去,无敢声言。至于科道官连章,则亦犹然者……2021-07-05
  • 虾米
    就事论事,作者不形成观点,好恶也尽量克制,只把嘉靖帝与其四位首辅之间的故事,一一道来。说流水账吧,ok,但也可以有另外的读法。这书的一个重头就是聚焦于“礼”,嘉靖帝在张孚敬的帮助下,通过“大礼议”、“大狱”扳倒杨廷和,确立一尊,后来的首辅夏言、严嵩、徐阶都是从礼部尚书这块跳板进入内阁的。通过操控“礼”,嘉靖帝取得了某种“天下师”的地位,毕竟光有杀伐之权尚师出无名,“礼”作为工具提供了皇帝所需要的合法性。但“礼”说穿了是种虚的东西(虽然产生实质性的作用),而嘉靖帝恰又比起务实更像是个务虚的人。全球已进入大航海时代却还在纠缠朝贡队伍的规模,北京和东南沿海的城防是要敌人打到家门口了才会受到重视,死到临头还在哭哭啼啼求问长生不老药。这个老头是可恨还是可笑真不好说呢。2021-07-07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