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何铭生(Peter Harmsen),丹麦人,曾在台湾大学学习历史,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东亚任驻外记者,为法新社、彭博新闻社、经济学人智库服务过,1998~2009年在中国大陆生活和工作。2013年出版的著作《上海1937:法新社记者眼中的淞沪会战》(Shanghai 1937: Stalingrad on the Yangtze)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畅销图书。

内容简介

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是笼罩在20世纪亚洲历史上的黑暗阴影,它也是二战时期中国战场上最广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较之下,发生在这场恶名昭彰的屠杀之前的那长达一个月的战争在英语世界却从未被人完整地讲述。何铭生的《南京1937:血战危城》填补了这个空白。这本书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赢得淞沪会战之后的日本军队如何以破竹之势向南京推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证明了其野蛮程度。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烟斗客甲
    1937年末-1938年初,令人发指的六星期,南京成为牺牲品,之前有五星期的南京保卫战;淞沪战役三个月是防守战,南京战役是运动战,日军对南京贫民的轰炸和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罪恶的暴行。1937年11月11日,三架中国空军前去轰炸日本航空母舰,炸到了但被日机追到打下大海;南京城墙环绕,已建设十年,从30万人口到达100万人口;日本认为中国四大城市沦陷中国政府将瓦解;屠城嘉善的是日军第10军第6师团,新军人渴望打仗格外凶残;中日德苏结成一个复杂的国际关系死结,纽头是日本,日本鹰派是主流而部队里更多超级鹰派;11月30日江阴血战第103师对阵日军第13师团,争夺定山;南京保卫战是中日各支部队互相交错的复杂战役;外国人要求进入安全区的军人解除武装,这被证明是错误的,因为这方便了日军的疯狂屠戮。2018-03-13
  • Y
    比起沦陷后巨大悲剧的描述,这种动因前后的全景式叙述,是需要的2022-05-01
  • 库库子
    “在南京主城门的顶部,有一条用蓝色油漆刷上的令人恐惧的口号,这是用中文写的,但藤田认识足够多的传统文字,所以他明白是什么意思:誓复国仇。”2020-11-10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