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尼尔・埃亚尔(Nir Eyal),曾在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与Hasso Plattner研究所任教,并有多篇技术、心理学及商业评论》《大西洋月刊》、TechCrunch网站和《今日心理学》等媒体上发表。

内容简介

——为什么我们会习惯性地点开某个App?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泊淌双蜦
    2021.04.15 描述复原人类大脑奖励回路机制模型的全过程。上瘾是单纯对神经递质,发自人类生存本能的需求。产品的设计则是挖掘和制造人们内心潜在需求,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虽然我们口头不会承认,但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通过产品注入养成用户习惯,潜在性制造社会、资源、自我等不同层级酬赏需求,以期形成往复循环逻辑过程“触发-行动-酬赏-投入”。与其他产品设计类书籍的角度不同,非生理、心理、经济学,而是从人类行为实验和历史商业模式研究中勾勒形成理论模型,算是历史理论提炼派。在部分真实场景内的实际动因,存在一定偏差,如《Breaking Bad》故事设计的成瘾性不止于《Prison Break》的前后悬念衔接;《圣经》应用则是因文明信仰和生命迷茫指引属性,具有上瘾模型,但非充分必要关系2021-04-15
  • aaron
    “微信读书”完全吻合上瘾模型的四个阶段——触发(朋友圈分享)、行动(下载app再下载书籍)、多变的酬赏(阅读时长排名+免费阅读天数+收获知识的满足感)、投入(每天一有时间就想打开看看)。2019-11-18
  • Bigteeth
    自我认同-用户分析-内部触发-付诸行动-多变酬赏-持续投入,套路到实践还是有一个翻译转化的鸿沟。2017-09-29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