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亚当•斯密到萨义德,看哲人如何把思想变成政治和道德的武器。

面对纷繁的立场、观点,我们该如何避开思想的陷阱,构建“心智的堡垒”。

对于各种观点、社会运动、人们的所作所为,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应该考虑它们对谁最有利。

亚当•斯密被忽视的《道德情操论》,“经济人”足以揭示人性本质吗?

美国自由制度的建立何以与迫害、灭绝印第安人同步进行?

以赛亚•伯林普适于全人类的自由理论,背后是否隐藏着某个群体的私利?

晚清革命者谴责清政府卖国,为何却又托庇于帝国主义?

《思想背后的利益》是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陆建德先生对其旧作《思想背后的利益》进行增补后的修订版。围绕“思想背后的利益”这一主题,作者不仅分析了伏尔泰、卢梭、亚当•斯密三位18世纪著名英法哲人的普世思想,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激进主义思想进行了溯源,而且重点剖析了西方的“自由”观和以伯林为代表的西方思想家。提出了在当今世界,“自由”之歌往往由实力独唱、思想背后可能隐藏着利益驱动等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


陆建德,1954年生于杭州,1982年由国家教委选派留学英国剑桥大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年底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2001年任外文所副所长,在外文所工作期间兼任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系主任、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和教授委员会执行委员、《外国文学动态》主编(2002年至2009年)、《外国文学评论》主编(2010年)。2010年8月任文学所所长,兼文学系主任,《文学评论》主编,《中国文学年鉴》主编。

下载地址

豆瓣评论

  • 陈天华投身东海后,他的同志们称他为“烈士”,并为他在岳麓山举行盛大的安葬仪式。然而他的“切要之言”竟无人听取。“一切不顾”的行为,理直气壮的“发难”,形形色色的“一哄之政策”,史不绝书。2016-07-30
  • 宜男
    who influenced me a lot 2017-04-12
  • 捷翅的丹尼尔
    重视思想与其历史语境的关系,材料挺多的,从材料中得出复杂而深刻的观点。文章很多是书评,我没有都读,各编都选读了一些。讲以赛亚·柏林的部分是重头戏,我对他了解少,没有太看进去。讲维特根斯坦和E. R. Leavis交往的那段很有趣。2018-05-25

猜你喜欢

大家都喜欢